如何教育孩子这是一个父母终身思考的命题,如何教出一个听话而且还积极向上的孩子呢?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爱自己吗?
“你只要去爱他,
用力地毫无条件地去爱他就可以了。”
两个月前,我家大宝的状态是这样的——
网吧、酒吧、KTV,未成年人不该进的场所,他都进了,而且,他会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自己在哪里;
打架、吸烟、喝酒、逃课、早恋,学生不该做的事,他都做了;
彻夜不归,乃至几天几夜不回家,都是家常便饭。
那时的他,看着父母犹如看待仇人。稍不满意就说“不读书了,不回家了,再也不用父母管了”,还多次把“死”挂嘴边。
他从不和父母交流沟通。主动和父母说的话,无非就是——买衣服啦,买鞋子啦,要钱啦。
原本,他在班上中等偏上的成绩,现在成了倒数第一、第二。
最过分的一次,是给我写了一封“母子关系断绝书”,他爸忍无可忍,把他按在床上,问他:翅膀硬了,不要家不要父母了么?
他竟然一跃而起,把拳头抡向爸爸,那次他爸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他离家出走了十多天,也因此辍学了(我偷偷帮他办理了休学手续),他也因此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列。
那段痛苦的日子,我不断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这份焦虑让我无法停下思考。渐渐地,我似乎明白了——根源还是在我们家长身上。
孩子小的时候,老公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用孩子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评价就是——
我爸要么不管,要么酒后乱管。”
老公很少关心孩子,更别说关注孩子的成长,他们父子之间几乎没有值得回忆的温馨场面。
老公早出晚归,要么工作,要么和朋友出去玩,孩子几乎就是我一个人的事,生活上我管,学习上依然我一个人管,风里来雨里去,我带他奔波在各种培训班里。
假期里,我走到哪就把孩子带到哪。孩子再大一点,我带不动了,我出去徒步或者骑车,就留下早餐钱把他一个人放家里。
我总想着孩子快点长大,我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其实现在想想,那时候,我虽然经常照顾孩子,却根本没有打心底里去爱孩子,没有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去享受他的点滴进步。
说得难听点,带孩子只是责任,有时候还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累赘。
孩子到了初中后开始叛逆,我和老公一开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生气、怒骂,暴打,都已经于事无补。我们焦虑、无助,甚至叫来家族里的所有人来“教育”孩子,但孩子的状态却变得更糟。
我和老公寝食难安,日渐消瘦,白发爬满我的双鬓,他爸的秃头更明显了,我们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度过。
面对还在襁褓中的二宝,我挺过了一次又一次。他爸在几次喝醉酒后对我说:
要不是放不下你们,我真想一走了之。”
15岁孩子的叛逆,让我生不如死,我的感觉,已经不是焦虑可以形容的,我内心甚至有过几次自杀的念头。
还好,我遇到了幸福双翼,是幸福双翼拯救了我,拯救了我的家庭。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一个朋友组织的幸福双翼“百人团”免费学习,在群里听了黄老师的每一堂课,并认真做好了笔记。
刚开始,我对黄老师的那句“孩子叛逆是一件好事”深深怀疑:孩子让我生不如死,还是好事?还值得高兴?这是什么理论?
要知道,我几乎是害怕看到儿子,我害怕与他单独相处,因为他会变着法地折磨我,向我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
比如给他买摩托、买手机、办银行卡,一次性给他零钱和生活费。
(摩托不安全,也没到年龄;手机已经有一个了;银行卡没到年龄,生活费不可能一次给他,因为他多次说等他凑足5000元就要远走高飞,再也不回家了。)
那时候我没有学习幸福双翼,只知道和他讲道理。其实那些道理,都是苍白无力的,根本无法走进他的心。
但是,跟我一起进行幸福双翼“四家学”的姐妹,都认可黄老师的话,尤其梅子姐姐。她多次对我说:
你只要去爱他,用力地毫无条件地去爱他就可以了。”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黄老师的“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
刚践行时,依然很困难、痛苦,每次我感到痛不欲生时,就在四家学群里寻求帮助。
群里姐妹们的每一句话铿锵有力,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痛并坚持着,不断在心里默念“亲情第一”、“亲情第一”。
这时,还有另外一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和触动——
与其想着用最后一丝力气去挽救孩子,还不如用最后一丝力气去爱他。”
渐渐地,我更加坚信黄老师的观点没错,我更加有勇气坚持“亲情第一”了。
到点吃饭了,我不是催促他回家,而是告诉他“饭做好了”,他要是不回来,我也不再声嘶力竭地逼他回来;
到了晚上,我就说“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他要是说不回来了,我就说“那就注意安全,别让父母担心,爸爸妈妈爱你”之类的话。
慢慢地,他不在外面过夜了;
慢慢地,他经常回家吃饭了;
慢慢地,他出去玩会主动告诉我并征求我的意见了;
慢慢地,他在外面吃东西,还会给我带点回来了……
虽有幸福双翼做指导,但践行的过程依然很困难、痛苦和煎熬。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遇到来自儿子的挑战。
儿子休学后,出去打了一个半月的工,吃不起苦,说还是读书好,又回来了。
开学了,他自己说想好好读书,让我给他讲进重点班,并承诺读书期间手机上交给我,月假才可以玩。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安排进了一个县属中学,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我想他应该会好好珍惜了。
可是,一天晚上接他回家的路上,他找我要手机,说路上二十多分钟玩一会,我没同意。到家后,他进屋就把门反锁,喊他吃饭,不吃,喊他洗澡不洗,要他开门不开,也拒绝和我谈话,说读几天书就不读了,浪费钱。
我觉察到他在闹情绪,我不生气,我接纳他的情绪,过了一会快十一点了,他从房间出来,打开电视看了起来,我和他说话也不理我。
我心里很生气,但是我知道,此刻我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于是一个人下楼去了,过了一会,他也下楼了。
后来我喊他回家,他要我先回,两个人僵持着,我就在大门口蹲了二十分钟,最后在院子角落里发现坐在地上的他,我把他拉回了家。
回家后,我首先接纳他的情绪,并向他道歉:
妈妈不该在那么晚独自下楼,让你担心。
然后,我肯定他这段时间做得好的地方:
以前都是晚上十一二点才睡,现在晚上十点睡六点多醒;
以前机不离手,现在三天没碰手机了;
而且有一个学期没过校园生活,这个学期又转去新的学校,适应新的老师与同学,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不错了。
一下子做到十全十美确实很难,改变需要过程的,妈妈给你时间慢慢改变,今后星期五放学路上可以玩半个小时,但其余时间不能碰手机。
表达完肯定后,我平静地问他是否接受我的建议,他从一开始暴跳到后面不说话,最后认真地答应我。
我还和他说:
读书是自己的事,有情绪也是正常的,当情绪来临说“不读书 ”的气话,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发泄情绪,比如暂时不理我。
他也平静了一些,让我去休息,他自己也马上洗澡睡觉。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接纳儿子的现状,鼓励他的进步,表达对他的爱与牵挂。我的事,全力以赴;他的事,我只提建议,把决定权还给他。
同时,在孩子面前,我经常说起爸爸对他的爱;在他爸面前,我会主动说起孩子对他的关心。
我努力地修复他们父子之间的裂痕,现在他们父子关系非常融洽,我们一家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啦!
感恩幸福双翼,我运用这些理念和技巧,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让叛逆期的儿子越来越好,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好。
两个月之后,以前的那个大宝仿佛被另一个人取代了——
不再特别注重外表,我多次主动说给他买衣服,他都说不用;
他不再三天两头地,吵着要剪什么样的新发型;
他也不会因为学校不允许留他喜欢的发型而闹情绪;
晚自习后回到家,他又是跑步又是跳远又是跳绳,不再像以前那样开门就进自己的卧室并把门反锁,而是手舞足蹈地和我说起发生在学校的事;
偶尔,他也会跟我说说他那些朋友的事,还多次说他好担心某某同学会走上歪路;
现在,他晚上睡觉也不再关门了;
他的面目变得和善温暖,不再像以前那样面目狰狞,他的眼睛里开始充满柔情,家里欢声笑语,一家三口(小宝在乡下由奶奶带)其乐融融。
最可喜的是,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从辍学时的倒数,到第一次月考18名,第二次月考12名,第三次考试也就是中考,到了班级第5名。
学习幸福双翼后,我才明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变成问题孩子,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
孩子总说家里没意思,没有存在感,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根本感觉不到父母的爱,这都是有源头的。
原来,儿子曾经的打架、抽烟、逃课、冷漠、对抗行为的背后,都一直有一份渴望和需求,那就是——希望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和接纳,希望无论怎样,这个世界都有人是爱他的。
谢谢幸福双翼,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学会了及时觉察孩子的情绪,尝试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
接纳,是沟通的前提;有效沟通,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爱,是一切所谓“问题”的答案。
很庆幸,我在自我不断的学习与改变中,在儿子“问题”爆发后,重新学会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