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如果连这件事都没做,你确定自己真的懂孩子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17 00:02:44
The Beginning

很多家庭的父母都觉得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好像跟孩子之间有代沟一样,其实如果连这件事都没做,你确定自己真的懂孩子吗?

小D的幼儿园马上就要放寒假了,这周是家长会。这边的家长会和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不是全班一起开,而是家长和老师们单独开,每个家庭一小时,回顾这半年来孩子的发展,然后共同制定接下来的发展目标。

我刚刚参加完毕,幼儿园的园长在会上说了一段话让我挺感触的,“不管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要时刻问自己,我们看到孩子了吗?我们真的看到了吗?我们看懂了吗?在和孩子日常互动时,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想要让孩子看到什么,记住什么?”

小D这家幼儿园在纽约非常热门,她一个同学的父母曾经这样说,“我当时接到我儿子录取通知,比我自己当年进入常春藤大学还兴奋”。虽然带有一点美式夸张,但火爆程度还是可见一斑的。

小D开学不久,我有一次和她幼儿园招生办的老师闲聊,就问过这个问题,当时为什么录取我们?那位老师说了不少原因,其中有一条我是印象特别深刻的,她说,我们要找的是真正愿意花心思给孩子,真正懂自己孩子的家长。

结合这次园长说的话,我又想再次和大家聊聊怎样才是真正“看到”孩子。

我们都很爱孩子,每天都在花心思计划,买新玩具,上早教班,去美术馆,策划亲子旅行。我们一直希望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希望可以让孩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于是,我们一直很忙碌,我们尽量抽出时间高质量陪伴,因为我们认为这是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给到孩子的最好。

但如果我问你,上一次你静静地观察孩子是什么时候?很多人也许都不记得了。记忆里的片段也许是带着孩子去博物馆,一个劲地让孩子看恐龙,但他似乎没兴趣;带着孩子去动物园,一个劲地让孩子摆出造型和动物合影。手机里有成千上万的照片,但孩子当时到底看到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也许我们都模糊了。

我们似乎还是有很多不理解,为什么他最近总爱大哭?为什么他突然爱把吃饭的碗放头上?为什么他半夜又开始频繁醒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我们每天都很忙碌地看孩子,但也许好久都未真正“看到”孩子。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观察孩子的两大原则一个方法。

原则一:区分事实和观点

说到观察,很多父母第一反应就会说,我有观察的啊,比如像下面这两条:

  • 女儿玩的时候我就会坐在一旁观察,发现她特别有好奇心。

  • 我常常在早教课上去看儿子怎么和其他孩子互动,觉得我儿子性格比较敏感内向,从不主动去争取他想玩的玩具。

这两条看似是“观察”,但其实是在“评判”,它把“事实”和“观点”混淆了。我们这代的教育中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内容,不仅在育儿中在生活中也常常会进入这样的误区。

一个人说,“我觉得今天好冷”,马上另一个人就会反驳说,“今天才15度啊,不冷啊。”如果我们可以分清楚,第一个人说的是自己的观点,那就可以少了这样无谓的争论。每个人的观点是可以不同的。

鸡汤文的惯常套路就是把一个观点包装成事实,比如,“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毕业却创造出了惊人财富,其实高等教育并没那么重要”, 前半句是事实,但后半句就是观点了。很多人因为事实观点不分,就容易把整句话都认为是事实。

对于观察孩子来说,区分“事实”和“观点”是第一大原则。要真正了解孩子,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观察到的是事实,像上面两个妈妈分享的例子,其实她们根本没有“看到”孩子,还是在用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孩子“贴标签”而已。

区分“事实”和“观点”在美国是从学前班就会进行的教育,对于我们没有从小接受系统教育的,实际操作时还是会常常忘记。这时就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醒自己。

  • 事实:可以用“我看到”、“我听到”这样的话开头;

  • 观点:可以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感到”这样的话开头。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分清“事实”与“观点”时,不妨试着将这些词汇放在开头,就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了。

原则二:记录下来寻找规律

小D的认知老师和我分享过一个故事。她曾经做园长的一个公立幼儿园里有个“问题”男孩,她的班主任说他每天都和其他孩子打架。这个看起来是个事实,“每天”、“打架”,听上去问题真的很严重。当时,小D的认知老师让那位年轻的班主任给这个男孩做一个行为记录日记,记录下他每天打架的情况。

一周后,那个年轻老师自己就发现了问题,她的日记上是这样的:“周一, Jason和Amanda因为争抢汤玛斯玩具而打架”;周二, Jason打了Evan,因为Evan想要和他一起玩汤玛斯玩具。周三、周四、周五,都出现了同一个关键词“汤玛斯玩具”。 这个老师才意识到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后来她多采购了两套汤玛斯玩具,打架现象就没再出现了。

这也是我们父母经常犯的错误,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记忆,从而导致我们将观察简化了。“孩子不爱吃饭”、“孩子不和其他人打招呼”, 这些的确是观察,但是这样的观察是不到位的,我们无法从这样的观察里发现洞察。

因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想要了解孩子某个方面时,不妨把这些观察详细记录下来,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会惊讶,原来从这些详细的观察里,就可以发现解决方案了。

ABC记录方法

接下来要说说记录方法了,同样是记录事实,但是记录的质量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观察是否有用。这里分享一个小D的认知老师告诉我的ABC原则,是美国幼儿园老师培训时的知识。

  • A(Antecedent):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 B(Behavior):孩子当时在干吗?

  • C(Consequence):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学过管理学的朋友们会发现,这和我们在管理中给予反馈用的技巧-SBI(即情景-行为-影响模型)是很类似的,就是不能光记录当时发生的情况,而是要有前因后果。当然有时A和C并不是同时都会存在,所以大家可以灵活运用。

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 普通记录:嘟嘟每天吃饭时就喜欢把牛奶打翻在地上。

  • ABC记录:嘟嘟每天吃饭时喜欢把牛奶打翻在地上,每当这时,妈妈爷爷和奶奶都会围过去。爷爷会把奶瓶捡起来,妈妈和奶奶会在一旁很严肃地告诉他,不可以。但嘟嘟看上去还挺开心,让全家都很无奈。

从普通记录里,我们是得不到任何线索该怎么办。但是从ABC记录里,我就会有一个假设:嘟嘟是不是通过这个方式来寻求关注?因为每次他打翻牛奶,全家人就会围过去,也正因为如此,他看上去还挺开心的?

有了这样的假设后,我们就更容易有解决方案:平时多给予关注,当他打翻牛奶时,反而减少关注,打破嘟嘟的联系:“打翻牛奶全家就会围过来”。

看到这,不少朋友也许就会问,那到底要观察什么呢?大运动是否达标?有没有和其他人互动?还是孩子如何玩玩具?

这样提问本身其实就误解了“看到”孩子的真正意义,养育孩子不是对照着各种任务清单打勾,那不是观察,只是完成任务。我们只有对这个小生命抱有足够的尊敬和好奇,我们才能有观察的意识,再加上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孩子。

一个真正懂孩子的家长,看到的不该只有外在的各种里程碑、标准和成绩,更能透过表象看到背后的洞察,透过外在看到孩子的内心。

对我来说,亲密关系最好的诠释就是电影《阿凡达》里那句,"I see you",不用言语,一个眼神,一个连接,一切都在“我懂你”。

愿我们都能这样和孩子建立连接,互道一声,I see you!

THE END

TAG:孩子  事实  就会  的是  观点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