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溺爱就是“过度的爱”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30 15:01:03
The Beginning

朋友家的小孩2岁多一点,吃饭的事情让全家人发愁。我经常看到的画面是,爷爷奶奶拿着饭勺追着孩子满院子跑,累得气喘吁吁。

眼看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吃饭,朋友一家人很着急,总觉得“这是溺爱害的”。

然而一提到不再给孩子喂饭,爷爷奶奶就会着急:“每次就吃那么一点点,吃不饱的,不喂不行啊 ”、“吃的慢、吃的满地都是”。

就这样,他们一边抱怨孩子2岁多了还不会好好吃饭,一边继续追着孩子喂饭。

溺爱是为了大人好

周围的人都说这家人实在是太溺爱孩子了,爱的太多物极必反。而我感觉到的却是他们对孩子的爱太少,而对自己爱的太多。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观察过很多孩子,在他们咿呀学语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热切地想要自己学习吃饭的。

或许一开始,孩子们不会用刀叉、拿不稳筷子、把米饭掉在桌子上,可当他们把食物放进自己嘴里的时候,眼睛里会流露出充满成就感的光芒。

学习吃饭,是生物的本能,孩子对学习吃饭天生充满了热情。

可是,有很多的大人会对这种“自己吃”的热情视而不见。只为了让自己更轻松一点。

吃饭吃得慢,孩子会不高兴吗?不高兴的是大人,因为孩子吃得慢,大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而孩子不会。

吃饭吃的满地都是,孩子会不高兴吗?不高兴的是大人,因为需要收拾满地狼藉的是大人,而孩子不用。

吃饭吃的不多长不胖,孩子会不高兴吗?不高兴的是大人,因为需要面对来自亲朋好友的问责和比较的人是大人,而不是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喂饭其实是一种控制。以爱为名义的喂饭,让大人们控制了孩子吃饭的结果,避开了自己不想要面对的情况。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一棵小树无法在一夜之间长成苍天大树。孩子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缓慢笨拙的过程,如果此刻阻断了它的成长,那么它的发展必然被停止。

溺爱其实是爱自己

与其说溺爱是宠孩子,不如说是,成年人在宠溺自己。

我的朋友敏娜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因为工作的需要常常会需要出差。每到一个城市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到当地最高档的商场,给女儿买洋娃娃。

女儿很早就开始说,家里的洋娃娃已经堆积如山,即便每周“宠幸”5个都玩不过来。

敏娜也和女儿再三保证,以后买娃娃要克制一些,不要买这么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敏娜一出差,一到陌生的城市,她就控制不住自己,鬼使神差一般地往商城专柜跑。

敏娜自嘲,这是对女儿“太溺爱了”,她的潜意识告诉她买娃娃可以让女儿更开心,这是为了女儿好。不过女儿却一点都不领情,玩腻了洋娃娃的女儿,开始喜欢除了娃娃以外的所有玩具。

为什么自己会对洋娃娃有一种执念?为什么即便孩子亲口说不喜欢洋娃娃了,可依然认为孩子肯定喜欢洋娃娃?敏娜想搞清楚原因。

直到有一天,她在接触到心理咨询时,才发现,她给孩子买这么多娃娃,与其说是为了女儿,更不如说是为了自己。

敏娜小时候,爸爸也常常会去外省出差。

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给敏娜送了一个洋娃娃。尽管这个洋娃娃并不漂亮,也不昂贵,但收到礼物的敏娜却很开心。因为她觉得,这是爸爸爱她的表现。

见到敏娜喜笑颜开,爸爸跟敏娜说:“以后每次出差,我都会带洋娃娃给你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就把这件事忘了。之后的若干年里,他再也没有给敏娜带过洋娃娃了。

懂事、敏感的敏娜没有问爸爸为什么,但她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一些什么。长大后的敏娜,早已把洋娃娃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她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但当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时,敏娜的脑海里却逐渐浮现出洋娃娃的样子,在她去超市看到洋娃娃的那一瞬间,她开始认为女孩子就应该玩洋娃娃,没有哪个女孩能够抵挡洋娃娃的诱惑。

敏娜为女儿买洋娃娃,实际上是在补偿自己的内在小孩。

因为在买洋娃娃的时候,她想到的是收到洋娃娃的孩子会和当年的自己一样开心,却木有询问过孩子需不需要洋娃娃,喜不喜欢洋娃娃、喜欢什么样的洋娃娃。

领悟到这一点后,敏娜知道该纵容自己一下了,于是在下一次出差的时候,她买了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不过不是给孩子而是给自己。

尽管敏娜现在月入已经过了3w,但当她为自己购买娃娃的时候,内心还是有负罪感的。

“这个负罪感是我‘内在的父母’在说话,她说,你这么大人了,不该这样惯自己。既然爱自己不对,那么我只能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出去,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怀。

你看,溺爱看似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实际上是无限度地在满足自己。而孩子的真正需求,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了。

溺爱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育儿专家小巫曾经说过,溺爱是一种非爱行为。

因为当成年人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时,就很难再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尼采曾经说过:

真正活过的人,都是由他自己选择如何经历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像个木偶一般被生活所经历。

一个溺爱孩子的大人,一定会觉得自己最懂孩子。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却常常会觉得好像除了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谁。

溺爱会限制成年人的想象,让他们相信自己对孩子的判断才是正确的,而不相信孩子的真实感受,不相信孩子自身具备成长所需的意志力。

越是不信任,就越是溺爱,越是溺爱越会削弱成长的力量,孩子就越是难以做好一件事情。

而孩子,越是缺乏真实的感受,就越难以做好一件事情;越难以做好一件事情就越依赖他人的帮助;越依赖他人的帮助,就越难以获得真实的感受。

溺爱,其实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恶性循环,深陷其中的父母和孩子都将在这个过程耗空自己。

避免溺爱的方式是爱自己更多一点

爱孩子,就让孩子活成自己,而非我们想象中的样子。爱孩子,就需要允许他去犯错,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我们狼狈不堪。

我相信许多妈妈都是这样想的。但是为什么,一旦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就无法接受孩子与我们的预期是不一样的?

我们中大多数人在童年中都没有得到太多的满足。

爱满则自溢,当我们自己无需被满足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和恐慌投射在孩子身上。

所以,当我们感觉付出了爱却不被孩子理解的时候,先别着急想着是不是把ta宠坏了,而是好好安抚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

ta在童年里没有得到过的关爱,现在,已经成年的你都能给ta。

如果,在童年里,不曾得到美丽的裙子,那么,给自己买一条贵到要剁手的裙子吧。别非得让孩子穿最好的衣服。

如果,在童年里,不曾得到可口的糕点,那么,就在高级酒店的下午茶里享受咖啡和马卡龙。别非得让孩子吃进口的食物。

如果,在童年里,不曾得到温柔的对待,认真的呵护,那么,就在深夜里,给自己仔细的涂抹润肤乳,和自己安静的呆着。别非得围着孩子团团转。

爱孩子的前提,是你要学会爱自己。

THE END

TAG:孩子  洋娃娃  溺爱  自己的  的是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