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孩子总会让我情绪失控,其实我也想这样的!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11 15:00:55
The Beginning

“孩子总会让我情绪失控,其实我也想这样”这是很多妈妈们的心声,总想做到母慈子孝,但是事与愿违,三分钟不到,脾气、血压全都上来了!

1、前几天,有一位妈妈讲了一件烦心事,请大家帮忙出出主意:

她家大宝三岁多,二宝不到一岁,最近大宝对弟弟充满敌意,动不动打弟弟,还总是说:“把弟弟扔掉,打死他,不要弟弟了。”

每当大宝闹腾的时候,大人们就会说:“大宝太坏了,没有弟弟乖。”

妈妈猜想,可能是因为一个多月前二宝生病,她的精力都用来陪二宝了,陪大宝的时间就少了很多。现在虽然慢慢又调整回来,但大宝还是对弟弟“怀恨在心”。

虽然大致明白原因,但有时候看大宝这么闹腾,妈妈的情绪一上来,也会忍不住说他一顿。

结果更糟糕,大宝更逆反了。妈妈一张嘴,大宝就说:“你又说我,你不爱我了!我生气了!”扭头就躲回自己的房间了。

大宝怎么变成了这样?这位妈妈又崩溃又发愁。

暂且不提如何解决,我觉得,这件事的根源在于:妈妈和孩子的心理事实不一样。

2、所谓心理事实,和客观事实是相对的。

我们从小都被教导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但所谓的事实,其实并不那么“单纯”,它包括客观事实和心理事实。

举个例子。

我们发微信给对方,但对方迟迟没回——这是客观事实。

“可能是我哪里做得不好,他不喜欢我了,不愿意和我做朋友了”——有人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事实。

“估计他正在忙,暂时顾不上回复我”——这又是一种心理事实。

再举个例子。

在街上看到年轻女人开豪车。

在一些人眼里:这个女人不是富二代就是被包养的。

在另一些人眼里:这个女人一定很能干,好想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同一个客观事实,在不同人的眼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事实。

就像我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他们觉得,事实只有一个,自己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事实,别人眼中的事实应该和自己看到的是一样的。

甚至,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还有心理事实这回事:

我是这么想的,别人也应该这么想——因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你不这么想,那就是你错了!我才是正确的——因为我的看法代表了事实!

可以说,我们的痛苦、愤怒、纠缠、委屈,我们和他人的矛盾冲突,绝大多数来源于此——把自己的心理事实等同于客观事实。

而没有意识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事实。

文章开头的母子,她的心理事实是:

大宝、二宝我都爱啊,都是我的孩子,我怎么可能不爱大宝呢?

妈妈觉得,这么浅显的事实,这还用说吗?大宝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大宝的心理事实却是:

妈妈只关心弟弟,不管我,她不爱我了。大人动不动就说弟弟乖,说我坏,他们都喜欢弟弟,都不喜欢我了……

你瞧,妈妈和大宝眼中的事实相差了十万八千里,难怪大宝会感到委屈、愤怒,妈妈会情绪崩溃呢!

双方都认为:你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因为我就是这么想的),你怎么就不做呢?

3、还记得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一句话吗?

我们到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妈妈,我腰疼。”

妈妈一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小孩子哪有腰啊!”

可是,我们就是感觉到腰疼啊,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对妈妈们来说,小孩子有什么腰,当然也不会腰疼,这是她们认为的“事实”。

两军对垒,自然是小孩子的“事实”败下阵来,我们闭上嘴,封闭住自己的感受,也压抑住自己的委屈。

这样的事,在我们和孩子相处中实在太多太多了。

因为认定我的心理事实=客观事实,是正确且唯一的事实,所以,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

孩子做不到,那就是孩子出了问题。

比如磨蹭。

大人已经火急火燎的了,孩子却磨磨蹭蹭,不慌不忙。

快点快点,我都这么着急了,你还磨磨蹭蹭的,故意和我作对 / 一点都不体谅我——这是大人的心理事实。

大人干嘛总是那么着急,我还想再玩一会儿 / 时间?我没概念——这是孩子的心理事实。

怎么处理两个不兼容的心理事实?——吼

比如写作业。

写作业就应该认真专注,最好全部做对,最好主动要求多做些练习题——大人的心理事实。

我不会写/写错一点妈妈就要吼我,写作业让我感到恐惧,我想玩会儿橡皮,想点好玩的事——这是孩子的心理事实。

怎么让孩子表现得符合我们的心理事实?——盯,吼,还有打。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心理事实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同的回应,而不同的回应真的会让我们得到和心理事实相配的结果——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我们觉得大宝坏,总是批评他、惩罚他,时间长了,大宝就真的变得顽劣,处处和大人做对,对弟弟心怀恨意。

我们认为大宝是善良的,他只是希望妈妈能给他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我们就给他需要的,时间长了,他真的就变得友爱、懂事,性格阳光。

4、这几年,总是有孩子跳楼自杀的新闻。悲剧发生后,父母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他们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啊,对孩子严格是为了孩子好啊,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

但是,在孩子那里,他感受到的却是:动辄被打骂、被羞辱。

孩子的心理事实是:爸爸妈妈不爱我,我一无是处,给他们丢脸了,他们后悔生了我这个孩子。我是没有价值的,不如去死……

如果这些父母能早点意识到孩子的想法,也许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1.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

面对同一个客观事实,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事实?

不同的成长历程、性格、眼界和认知,会塑造出不同的心理事实。

同样是半杯水,缺乏安全感的人会发愁“只有”半杯水,内心丰盛的人会庆幸“还有”半杯水。

认知水平高的人,看待问题会更加灵活、有弹性,擅长换位思考,从而看到有不同的选择——他们会尽量争取双赢的结果。

认知水平低的人,会固守僵化、偏执的思维模式,认定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的,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自己痛苦,别人也痛苦。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觉察自己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事实。

通过学习,提升认知,觉察自己的心理事实是否有局限性、是否偏执。

把自己弄明白了,周围人也会受益。

2. 通过学习,了解孩子。

每个人都是依据他所认为的事实发出行为的。

你认为大家都爱你,你自然会回馈善意。

你认为大家都讨厌你,你自然会进行防御和攻击。

孩子也一样。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感到抓狂、崩溃的时候,冷静一下,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孩子的行为背后,表达了他怎样的心理事实?

  • 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事实?

  • 他的心理事实和我的心理事实有什么不同?

  • 我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双方的心理事实更加趋于客观、更加一致?

当你想清楚了这几个问题,解决方法也许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能想清楚这些问题,靠的还是学习,不断反省,提升认知。

3. 尽量做到这八个字:觉察,表达,聆听,沟通。

觉察自己和孩子的心理事实,

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孩子的感受,

沟通彼此的感受,使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真实。

在事实层面,人与人的看法和行为可能相差甚远,每个人认定的事实都不同,但在感受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相通的,它是我们彼此理解的纽带。

我们很少觉察自己的内心,不太习惯于表达感受,也不擅长聆听对方行为背后的声音,即使已经身为父母——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我们的天使,他在提醒我们,需要补上这一课。

4. 最后,警惕两个词:必须,应该。

当你的话语和内心独白中总是出现这两个词时,你就要警惕了。

你需要反问自己:

  • 我认为的“必须”“应该”就真的是“必须”“应该”的吗?

  • 这是客观事实,还是我的心理事实?

  • 我的心理事实就一定是完全正确、且唯一正确的吗?

  • 有没有可能,别人的心理事实也有道理?

  • 有没有可能,事情可以不“必须”“应该”如我所想?

不仅在亲子关系中,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

试试看,减少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会让你的痛苦和纠结减少很多。

你会发现,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你的心也变得平和,甚至慈悲。

THE END

TAG:事实  心理  孩子  大宝  自己的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