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涂鸦了,拿着笔到处画,哪里有空画哪里,在房间里,到处都留下了他的“大作”,6岁前写字,对孩子的骨骼有损害吗?看看文章中是怎么说的吧!
你让孩子6岁前写字、画画了吗?
最近有妈妈忧心忡忡地跟我说,她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写字,并且还布置了每天半页的抄字任务。她问我是否需要向幼儿园老师提意见,因为她非常担心儿子的小手指因为练字练歪了……孩子6岁前写字、画画损害骨骼,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父母受网文的影响,普遍认为6岁前不应该写字,也不应该画画,认为这样做会损害孩子的骨骼发育。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现实——6岁前的孩子会经历涂鸦敏感期,在孩子2,3岁阶段尤其明显。涂鸦期的孩子,他们会从父母的书桌上或抽屉里拿出笔,这里涂涂、那边抹抹,也会模仿大孩子给一些小图案上颜色……按照这个保护骨骼的说法,那么父母是不是也应该阻止孩子的涂鸦行为呢?
涂鸦,反而会提高孩子的抓握能力
其实,孩子6岁前应不应该写字,跟孩子6岁前应不应该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孩子越小骨骼越软、肌肉发育越不成熟,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把一个想玩耍跑跳的孩子“关”家里,重点是如何做。2012年,美国职能治疗期刊指出:孩子在四岁半左右其实已经发展出用前三指握笔的能力。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孩子经历涂鸦期的功劳。小宝宝们在一边抓笔涂鸦,一边练习抓握动作中慢慢进步,如同他们用小手指抓捏地上的小石子一样,这是他们在发展精细动作,属于认知成长的重要行为。同样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将注意力放在了爸妈书桌上的笔和纸,他们学着跟大人一样“写字”,尝试写出爸妈的名字或自己的名字或其他事物,即使他们大多数情况下是乱涂乱画的,大人也看不懂,但这些笔触对孩子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他们常常能从他们的“乱戳乱写”中说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一段温暖的话。
我家小妞果果正在经历涂鸦敏感期,她有一次学着我的样子,在一个崭新的本子上写了一行我完全看不懂的“文字”,还像模像样地指读了起来:“妈妈,写字!”她的哥哥在2,3年前也做过类似的举动。那一次他一个人认真地坐在书桌前,然后拿起一支粗黑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半天,最后心满意足地把“作品”拿到我面前:“妈妈,我写了一个故事……”我一看,几行像字又不像字的“字”。他跟我说他写的是“快乐的提醒”,故事里是我们带他去游乐场玩,因为某个原因未能让他坐上小火车的“快乐的提醒”。我被他的“鬼灵精”逗笑了,当天下午就带他去坐了小火车。
年龄,不是孩子“抓握成熟度”的判断标准
事实上,孩子的手指抓握成熟度不是通过年龄判断,就像一个小宝宝7个月不一定能坐立一样。因为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进度不尽相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们可以根据手指的抓握成熟度判断孩子是否要长时间握笔。倘若你发现孩子抓握笔时,是以手指抓握和书写的,证明孩子的骨骼和手部肌肉群已经发展得较好;倘若孩子抓握和书写时,是通过手脕或手肘来操控的,这说明孩子的骨骼和手部肌肉群还未够成熟。
这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不要让孩子一下子写得过久,并且需要给孩子使用粗笔干的笔或水彩笔,尽量避免铅笔或我们大人常用的签字笔,因为这些笔杆细小的笔,孩子抓握得比较吃力。
自发写字,是一种认知探索
6岁前孩子会自发地有模有样地握笔写字,是所有人类儿童的共性,古今中外的孩子都会,就像原始人娃娃目睹父母结绳记事也跟着结一样。“孩子6岁前写字损害骨骼”这一说法过于夸张和片面,孩子喜欢写写和画画,是一种自发探索,也是动作协调、手脑结合运作能力的反复练习的过程,有助于孩子心智的成长。也被蒙台梭利称为“认知探索”。当孩子爱写,并且手指抓握成熟度较好,父母就让Ta多写一会,否则就少些,不想写也不强迫。遭遇孩子涂鸦期时,提供充分的涂鸦工具,比如粗杆笔和墙纸……一切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孩子被强迫写字呢?
我们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写字方面采取强迫的方式,也有一些幼儿园老师强迫孩子写字。这种做法,相当于强迫一个本来爱玩积木玩具的孩子玩积木,本来孩子玩得饶有兴致的,但是这一“强迫”,“玩”变成了“任务”,如果父母和老师再不懂得重视孩子的兴趣,会让孩子产生厌倦甚至厌恶情绪,导致孩子厌学的结果。幼儿说曾经分享过美国一些幼儿园的孩子通过涂鸦写作文的实例,虽然这些孩子已经在写作文,但是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背后原因是老师们懂得抓住孩子的兴致点。从我们父母的角度,可以通过给孩子介绍汉字的象形,让孩子描画,比如“山”字是一座有3个峰的山,给孩子说说汉字象形的演化和背后的故事……这种方式符合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特征,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孩子写枯燥抽象的字体。
所以,6岁前孩子是否要写字画画?根本原因是看孩子是否有兴趣,而不是通过年龄;另外,孩子写字的持续时间长短,需要通过观察孩子握笔是手指操控还是手腕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