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家长快看看!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5-19 00:00:37
The Beginning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这一直是家长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制定前气势如虹,执行起来却堵心堵气。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的给孩子立规矩呢?

1、什么叫“错误”?

先说什么叫错误,那就太五花门了。

见人都要打招呼,不然就是没教养;

无论怎样都不能大声跟奶奶说话;

马虎的毛病绝不能再有下一次;

别一不开心就哭,这是最后一次了,记住了吗?

这些“错误”背后的逻辑是人不能马虎;不能哭;一定要有礼貌等等。

乍一看,你会觉得这很正常嘛,有教养的、认真、乐观的孩子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但细思之下,你会发现,孩子的这些优良品质不是你给他立了规矩,他就能完全做到的。你再三重申,他仍做不到,你除了感到被打脸外,也请想一想,这一定就是孩子的“错”吗?

那为什么我们第一反应要帮孩子“纠错”呢?那就说来话长了,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与你的“私人逻辑”“人生脚本”有关,就是你早年形成的一整套生活策略,里面包含了很多固定僵化的信息。成年后你下意识地按照那些信息来生活,即使与现实不想符合,也不轻易改变。

好了,言归正传。那些不是错误是什么呢?

2、尊重人的三个特性

我们可以把那些让我们烦心的问题,换个角度看,那可能是我们需要尊重的人的三个特性:

1.人的差异性

有些错误是个人的特点,强行要求改正就是不尊重人的差异性。比如啊谷是个冷静型的孩子,专注力好擅长思考,在林文采博士的先天气质划分里,他的一大特点就是“慢”,进入状况慢,接受新事物慢,而且不喜欢打招呼……

有些家长焦虑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计算能力差、容易兴奋、情绪反应比较大等等。孩子被要求不许重犯相同的错误,除了感到困惑不解,还会收获到“我很差我很没用”的自我贬低感。因为,他很努力,但是很难改正。

如果家长认真观察,会发现很多成年人都带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生活得好好的,比如Zoe自己小时候对“和陌生人打招呼”也很抗拒,文科好理科烂,这些问题“立规矩”也无法解决,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2.人的发展性

有些错误是适龄性问题,是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重复出现的行为。比如2岁的“不”阶段,4岁的“屎尿屁”阶段、玩食物、看到好吃的管不住嘴,不敢跟陌生人打招呼、粘人、上课爱和同学说话……这些问题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减退。如果家长对这些问题太执着,被打脸可能是家常便饭了~

3.人的情境性

就是在某些情境中人会有的自然反应。比如难受没法说就哭,被压制了就发怒,保护自己的东西,疲劳了要偷懒,被人冤枉了大声申辩……要求孩子不要有人的正常反应,强行学会“更有礼貌”“更得体”,也许符合道德教育的要求,但肯定不符合心理建设和人格发展的规律。比如Zoe有位朋友的家规是“无论如何不能大声和奶奶说话”,其实她心里也觉得孩子有时候挺冤枉。从古至今,我们能教出很多很多好人,不一定能教出足够多幸福的人。

了解了这三个特性,你立的规矩就不容易打你的脸了。那么,上面三个特性产生的“问题”,是不是置之不理呢?我们总归希望孩子更好。

3、立规矩的正确姿势

林老师说,立规矩的正确姿势就是——我看到你的“错误”是什么性质的,你也有机会去完善自己,当你需要我帮助时,我也有能力帮助你。

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家长制定了规则,却不知道“错误”的性质;希望孩子改好,但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只会说教和打骂。

今天分享“既尊重人的情境性,又帮助孩子变得更好”的一些小方法。

1.首先得以身作则。

比如,当孩子犯错误时,你去打孩子,骂孩子,那你就是在告诉孩子在愤怒情境下可以打人骂人,可孩子学你这样做了,你又说他不“得体”不“礼貌”。孩子能不无所适从吗?

前面说的情境下,人愤怒时第一反应都不太好,这我们得承认。Zoe之前分享过的积极暂停(参考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深呼吸、照镜子(参考《妈妈很优雅,孩子就乖》)等方法冷静下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会给孩子良好的情景化处理示范,收获一个善于管理情绪的孩子。

2.规则是人人平等的。

很多家长的概念里,规矩是针对孩子的。而Zoe认为,规矩是要像法律一样,在家人人平等,孩子要尊重长辈,这是中国人基本礼仪,但孩子不要面子的吗?学过正面管教的家长,会了解“互相尊重”是教育的五大评判标准之一。所以给孩子立规矩时,想想自己和家人都能做到吗?

可是问题来了,爸爸妈妈可能还会反省自己不够尊重孩子,要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沟通,像尊重一个大人那样尊重孩子,可能没那么容易。怎么办呢?

3.花时间训练孩子。

比如教孩子用“我”句型。当长辈教训或者打骂孩子时,教会孩子用不带评判的语言,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争取长辈的尊重和重视。

我的心情+不带评判的事实+我希望……

比如约定看电视时间到了,长辈直接关掉电视机并唠叨他不自觉,孩子则每次都嚷嚷“你太讨厌了,不说一下就关掉”。

你是不是要教训孩子不尊重长辈?也可以教孩子这么说,“我不开心,因为你没提前提醒我一下就关掉电视还说我,我希望能约定一个提醒方式。”

比如训练专注度和数学思维。对于专注力差的孩子,可以用走迷宫、串珠子、玩拼图的方式增强专注力;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其实是在学龄前,从根本上,以上方法远远不够,需要深入挖掘和化解我们内心固化思维,尊重“人的差异性”,多了解和接纳孩子的“发展性”,最终明白——我不要你做完美的孩子,只希望你看到自己,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做刚刚好的自己。

THE END

TAG:孩子  规矩  错误  家长  情境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