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别称胡桃仁、胡桃肉等,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胡桃核内的果肉,营养价值非常高,入药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对腰痛脚弱、尿频遗尿、阳痿遗精、久咳喘促、肠燥便秘、石淋及疮疡瘰疬等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核桃仁的功效与作用吧!
核桃仁的药用功效
【性味】性甘、涩,性温。
【归经】肾、肝、肺经。
【功效】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主治腰痛脚弱、尿频、遗尿、阳痿、遗精、久咳喘促、肠燥便秘、石淋及疮疡瘰疬。
核桃的营养价值
1、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脂肪酸,经常食用核桃,不但不会升高血糖,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病人食用。
2、核桃含有大量的脂肪,能润肠,治疗大便秘结,可使消瘦的人增重。
3、核桃中的脂肪酸只要是亚油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人体理想的肌肤美容剂。
4、核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可以细胞老化,有健脑、增强记忆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5、核桃仁含有亚麻油酸及钙、磷、铁,是人体理想的肌肤美容剂,经常食用有润肌肤、乌须发,及具有防治头发过早变白和脱落的功能。
6、核桃仁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顺气补血、止咳化痰、润肺补肾等功能。当感到疲劳时,嚼些核桃仁,有缓解疲劳和压力。
核桃的营养作用
1、补虚强体:经动物实验证明含胡桃油的混合脂肪饮食,可使体重增长,血清白蛋白增加,而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却较慢,故核桃是难得的一种高脂肪性物质的补养品。
2、消炎杀菌:桃核仁有直接的抑菌消炎作用。据临床报道,将核桃仁捣烂制成的核桃焦油氧化锌糊膏,治疗皮炎、湿疹,有效率可达100%。
3、润泽肌肤:核桃仁富含的油脂,有利于润泽肌肤,保持人体活力。
4、防癌抗癌:核桃有效成分对小鼠S37肿瘤有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如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肺癌、甲状腺癌、淋巴肉瘤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健脑防老: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
6、净化血液:核桃仁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可溶解胆固醇,排除血管壁内的“污垢杂质”使血液净化,从而为人体提供更好的新鲜血液。
核桃仁的用药禁忌
1、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核桃仁。
2、核桃仁不可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3、核桃仁多食生痰,动肾火。
4、肺家有痰热,命门火炽,阴虚吐衄等证皆不得施。
5、泄泻不已者禁用核桃仁。
核桃仁的食用方法
1、韭菜核桃仁粥
【材料】鲜嫩韭菜200克,核桃仁5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韭菜洗净,切段,核桃仁捣碎,大米淘洗干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核桃仁、大米煮粥,八成熟时加入韭菜段,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次,连服15~20天。
【功效】韭菜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等功效,素有“起阳草”之称,可作为治疗阳痿、遗精等病的日常食物。核桃仁有温肾壮腰、固精缩尿等功效,与韭菜同煮食,可治疗肾阳虚之阳痿、早泄。适用于肾阳虚所致之遗精,症见腰膝酸软、精液清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夜尿频繁等。
2、核桃仁炖蚕蛹
【材料】核桃仁100克、蚕蛹50克、生姜1——2片。
【做法】核桃仁洗净,晾干水,蚕蛹置镬中慢火略炒至微黄,铲起。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750毫升(约2碗半水量),隔水炖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人用。
【功效】养脏腑、驻颜容,汤中的核桃仁有补肾强腰膝的作用,每日或隔日炖服1次,在冬季里连续服用半个月,可使皮肤细腻光滑,容颜红润,另外此汤还有乌须发的作用。
3、核桃仁大米粥
【材料】核桃仁5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核桃仁用温水稍泡一下,剥去仁皮,捣烂。把大米淘洗干净。锅上火,加入适量清水,下入大米烧沸后用微火煮至米烂,加入核桃仁末,略煮片刻即成。
【功效】提神健脑,壮筋骨。
4、核桃仁莲心粥
【材料】核桃仁30克,莲子心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莲子心、大米去杂,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核桃仁、莲子心、大米共煮粥,熟后即成。每日2次,连服15~20天。
【功效】核桃仁有补肾强腰、补气养血、固精缩尿、润燥化痰、温肺润肠、散肿消毒等功效。
5、枣泥核桃仁
【材料】枣泥250克,核桃仁50克,山药泥50克,猪油125克,可可粉15克,面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核桃仁压碎,加入枣泥、山药泥,搓成馅心。取面粉200克加猪油1OO克拌匀成干油酥。余下的面粉加猪油25克、可可粉和水拌成水油酥。将干油酥包入水油酥中,擀成长方形,卷成筒状,切成块,压成圆皮。将馅心包入其中,油煎至金黄色即成。
【功效】温补肾阳、宁心安神、润肠通便、健脑益智。
6、核桃仁枸杞粥
【材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枸杞子一同入锅,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
【功效】滋阴补肾、健脑益智。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