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除了为孩子供吃、供穿、供学习之外,还应该时时注意为孩子增加一份精神营养,即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仅仅要靠学校、靠社会的宣传,更要靠孩子的父母,把它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上。小孩子本没有什么大事情,但是小孩子终究要长大成人,小事做不好,大事也难成;小习惯不注意,大毛病很快就会找上门。
从小事做起,学做人,学做事,是孩子人生之路自始至终都要学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证明: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终身受用。而父母在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直接看法。
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在家里建立一个好家规,这个家规应该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使幼儿生活有良好道德的家庭环境中。
2、经常用生活实例向孩子讲解家规和一些社会规则的涵义,使孩子从“必须遵守”到理解有一个初步的转变。
3、在孩子能对家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使孩子能够进行行为选择,而不盲从。
4、帮助孩子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加深孩子遵守家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
5、对孩子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教育和纠正。
6、为孩子创造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使孩子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和锻炼。总而言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把道德搞活搞扎实。
在现代社会,家长应该彻底扭转“重智轻德”的做法,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应该教育孩子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平衡地发展,孩子才有希望成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