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4-30 00:02:43
The Beginning

我的建议是,在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前,我们需要有耐心地先做一些功课,首先先检视一下我们跟孩子的互动方式,从中观察是否我们能解读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后,再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有些行为是从互动中学习而来

还记得在宝贝儿子Aidan出生后,我不断地餵奶、抱小孩,终于把背弄伤,压迫到神经,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復健、看秘医,那痛苦的经验让我不敢再抱小孩。在那之后,我都会跟Aidan 説:「妈妈背会痛,不能抱你了,你可以自己走路或坐推车。」坚持久了,现在Aidan 只要是跟我岀门,我们可以一起走好长一段路,他也不会要求我抱。

跟爸爸岀门却是另一回事,爸爸招架不住儿子的撒娇功夫,只好每次都妥协,养成了他出门都要爸爸抱的习惯,不抱还会发脾气。有一次爸爸受不了了,对儿子説:「爸爸好累,给妈妈抱好不好?」儿子竟回答:「妈妈背痛,不能抱。」然后转向爸爸继续耍赖,不肯自己走,爸爸最后还是只能投降,流着满身的汗把儿子一路抱回家。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跟妈妈和爸爸在一起的表现会不一样,或是在学校就可以乖乖坐着把饭吃完,在家却跑来跑去要人餵,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孩子很快就学会跟谁在一起可以如何表现。我之前提到,分析了我们跟孩子的互动模式,才能知道要如何改变,但是有时需要先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行为都有它的讯息

当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打人时,通常第一个念头就是希望孩子能赶快停止他当下的动作。事实上,这些行为的表态不是重点,重点是其实孩子是藉由这些行为来传递他想表达的内心话,如果我们不仔细聆听,只处理那些行为,也许他当下会因为家长的处罚或喝止而停止,但是他的内心话没被理解,问题行为之后一定还会出现。那我们该如何「看懂」孩子的内心话呢?首先我们要先提升对孩子的观察敏锐度,所谓的观察敏锐度不是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后才开始注意,而是在行为还没发生前就要开始观察。这个意思是说,孩子其实都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好比他爱抢别人的玩具,这一定不只发生过一次,有可能在他跟小朋友玩的时候都会发生,那么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要在这个情境特别观察孩子,从中理解孩子抢玩具的动机。我们先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孩子抢玩具就是因为想玩而已,有时候孩子确实有其他的塬因,好比有可能是因为本来孩子就在玩那个玩具,但是他离开了一下去拿娃娃时,回来发现别人拿了他的玩具,因而感到气愤,又或者是那个玩具太吵,孩子受不了,只能把玩具抢过来将它关掉。行为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孩子在抢玩具,但是背后的动机都不一样,这时候只要我们能明白孩子的动机,我们就能找到合宜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当孩子是为了要引起你的注意

我看过很多孩子,为了要引起爸妈的注意而试过各种方式,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又作出反应,无论是责骂或是关注,孩子都得到他想要的,那么孩子就学会了下次也要用这种方式来引起注意。有一回我去一个家庭拜访,那位妈妈为我準备了一杯茶放在桌上,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为了要引起妈妈的注意而去摇动桌子,让妈妈很气愤,只要孩子一摇动桌子,妈妈就会制止孩子,但是不到几分鐘,孩子又会重复一样的动作。我从中观察这个状况,发现孩子在妈妈对孩子有反应时,孩子是开心的,也证实了孩子是需要被妈妈关注的。过了几分鐘,孩子玩累了在一旁安静地坐着,我趁这个时候提醒妈妈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关注,妈妈虽然满脸质疑但还是照做,没想到孩子开心地坐得更直,接下来还去拿了书在妈妈旁边大声地唸给他听,我看到妈妈那惊讶的表情,于是我解释,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孩子不乖的时候才注意他,造成孩子只学会用这种方式来引起我们的注意,父母要做的功课,是提醒自己要常注意那些好的行为和表现,孩子在被肯定后好行为会增加,坏行为相对的也会减少了。

要惩罚吗?

美国做了多项研究发现,惩罚不但没有效,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多孩子因为被惩罚,学习的动机降低、减低自信心、在恐惧中压抑自己、破坏亲子关係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被惩罚时,并没有学会适当的替代行为。好比当孩子因为生气而打人时,如果父母叫孩子去罚站,这时孩子虽然也许当下不会打人,但是他却没学到该如何表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下次当类似的情境再发生,他还是一样会打人来发洩他的情绪。就如我之前提到,每个行为都有它要传达的讯息,孩子所要传达的讯息没有所谓的好或坏,他们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适当的方式来表现,我们身为父母的角色,就是协助并引导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内心话」。

THE END

TAG:孩子  妈妈  方式  爸爸  玩具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