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城市旅游文化解说,浙江四明山的特色
2、城市旅游文化解说:泉州府文庙
3、城市旅游文化解说:南平开平寺文化
4、城市旅游文化解说:建瓯归宗岩之美
5、城市旅游文化解说:福州罗星塔的作用
6、猜你喜欢:
1、城市旅游文化解说,浙江四明山的特色
话说小编上班到现在还没出去旅游过呢?你们说小编我每天写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却没机会去是一种多么痛的煎熬啊,今天呢小编为大家带了的是中国著名景点中国的四明山,它位于浙江省素有第二庐山的美称,下面就和小编这个键盘党来看看他的奇特之处吧。
四明山,也称金钟山,为浙江省境内四明山脉主峰,位于嵊州境内。浙江四明山有着第二庐山之称,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誉为天然“氧吧”。四明山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是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四明山曾是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是浙东纵队的主要活动区。
主峰在嵊州市黄泽镇北部,海拔1012米(现调整为1018米)。景观入胜,层峦叠嶂,山奇水秀,闻名遐迩。给这座绵亘七个县市的浙东名山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据《剡录·山水志》载:“四明山境四周八百余里……东为惊浪之山,西拒奔牛之垄,南则驱羊之势,北起走蛇之峭。”
四明山多峰,但若以高度来确定,当以海拔1021米的覆船山为最。但因位于其南偏西的山头,高峻挺拔,四面玲珑,独领风骚,而被冠名为“四明山主峰”。四明山云蒸霞蔚,地处华东前沿,曾有中国第二庐山之称。于公园内的各个景区,为华东一带罕见的天象景观。每到冬季,漫山雾气升腾,凝成闪亮的银屑,点点滴滴堆嵌在高山之巅的松树和其他树木之上,或绣出各式各样的冰凌花,或结成钟乳石笋般的冰挂。遍山的花草树木,恍若银枝玉叶。这时的四明山俨如天上广寒宫,海中珊瑚岛。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东部四明山腹地的余姚、鄞州、奉化、嵊州、上虞五市区,呈东西向狭长形分布,总面积6665公顷,省道浒溪线穿境而过。主要在余姚市四明山镇。多低山丘陵,山峰起伏,岗峦层叠,海拔在600-900米之间,主峰金钟山海拔1018米。公园气候微冷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夏季凉爽。
林木茂密,花草芬芳,山崖巨石常现于苍松翠柏之中。园内物种丰富,经初步调查,有植物近千种,主要动物106种。有常绿阔叶林、柳杉长廊、金钱松林、柏木林、黄山松林、四明山红枫之乡-万亩红枫林和各种鸟类景观等。鹁鸪岩洞(水帘洞)位于仰天湖景区,岩洞上部为陡悬于山谷间的峭壁,洞顶一股飞瀑直流而下,飞珠溅玉,吐霓挂虹,落地汇成清澈没膝的水潭。因洞旁谷中时有鹁鸪声声啼鸣而得名。
陶坑大峡谷位于周公宅景区,全长4公里,峡谷两侧山体秀丽,山峰林立,风光宜人。其间泉、瀑、潭遍布,危崖峭壁随处可见。内可晨观日出,夕眺晚霞,阴看云海蜃楼,冬赏雪景雾淞。
内山脉纵横,其顶较平缓,山坡较陡峭,自然形成了众多的溪涧和瀑潭,为甬江、曹娥江和奉化江三江之源。其中黑龙潭由三级瀑布组成,两边山体陡峭,去潭之路艰险难行。潭水碧绿,清澈见底,卵石游鱼历历在望。深处一飞瀑攀崖而泻一,如龙扑水,飞珠舞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纪念馆坐落在镇东桥畔。总洋房位于商量岗森林游乐区,为蒋介石与宋美龄当年避暑之处。土地堂为民国时期所建,曾为蒋氏陆军学堂。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慕名游胜,兴情所至,吟山咏水,题诗寄情。唐代大诗人李白、刘长卿、皮日休等曾为此地的山景美色纵情吟唱。明代诗人沈一贯有诗曰:“百年三万六千日,古今圣贤皆咏毕”。清姜君献在《嵊县赋》中有“金钟毓四明之秀”之说。
诗人陈志岁游四明山区时,为当地贤哲经济乡邑、乐成公益、功成身退的精神品格所感动,曾留下《题让贤桥》诗曰:“江山人物沾良政,成事不居端可敬。世贤前后每赓承,功德漫由时效定。”(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该区域内的红佛寺景区,已成为当地旅游热地。
革命圣地
四明山又名句(音gōu)余山,分布在宁波市西部的余姚、鄞州西南和奉化,平均海拔100-300米。因其大俞山峰顶有个“四窗岩”,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故称“四明山”。巍巍四明,他的山水风光并不足道,却以其不朽的历史功绩芳泽后世。
四明山曾是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革命史绩和牺牲的烈士,余姚市梁弄镇于1963年创建了四明山革命纪念馆,搜集了一批文物,试行内部开放。
文革期间关闭,部分文物散失。1967年将尚存文物搬到梁弄镇让贤横坎头村的原“浙东区党委旧址”,开辟简易陈列室,仍属内部开放。1968年被撤消。到1981年重新大规模修缮,征集革命文物,修建“浙东区委旧址”,编写史料,充实图像画片,以及革命烈士的照片,正式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
同年4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馆内陈列着600多种文物,并较系统地介绍了重要史实。纪念馆的西边,“浙东银行旧址”原屋尚在,今已立下碑石,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发行的抗币石印版,也陈列在馆内。
【结束语】四明山,也称金钟山,位于浙江省嵊州境内。有着第二庐山之称,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誉为天然“氧吧”。四明山,作为革命的胜地,吸引着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常去参观学习,缅怀先烈,聆听历史的回音。
您可能也喜欢:锦绣太原城,太原最值得看的景点中国四大书院,汇集历朝历代名流之地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2、城市旅游文化解说:泉州府文庙
在中国著名景点中福建是一个具有多种建筑风格特色的地方,在泉州在泉州有“番仔楼”还有别具特色的大厝,那么有谁知道泉州还有什么特色建筑吗?当然是还有啦那就是泉州的府文庙,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的特别之处吧。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此,其后几经修缮,左学右庙,规制逐步完整,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近百亩,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的重要基地。
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文庙内大成殿的重檐庑殿式结构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这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规格。国家文物局罗哲文、单士元及黄景略等专家几次考察文庙之后认为,大成殿基本保存了宋代结构,为福建省少见。
泉州府文庙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殿身为斗拱抬梁式结构,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乘托,有石雕盘龙檐柱八根,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梁上悬挂有清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大成殿东为崇圣殿,名宦祠、明伦堂。庙内宋太守题诗的夫子泉井等诸多文物保存完好。这些建筑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庙建筑群。
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
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
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另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泉州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拆迁菜市场及三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结束语】整个文庙建筑群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在台湾及海外颇具影响。今庙中陈列的清代祭孔礼器、乐器、舞具,在泉州琳琅文物中独放异彩。
您可能也喜欢:锦绣太原城,太原最值得看的景点中国四大书院,汇集历朝历代名流之地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3、城市旅游文化解说:南平开平寺文化
在我国佛教文化中大大小小寺庙可是多的数不胜数,朝拜的人更是海内外皆有,在福建这边佛事更是盛行,相信在福建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著名景点开平寺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寺院曾多次被毁开平寺三面环山,左山高,右山低。其位置应如古语说的“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
开平禅寺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四年(公元八一零年),原名报国显亲院,元改为寺,距今已有一千零九十三年的历史。相传南平法云庵高僧慧元带一只狗郊游,狗跑到现在开平寺的位置便不走了,日久变成石狗,慧元感到很惊奇,察看后觉得此处风景秀丽,是块风水宝地,便创建开平寺。开平寺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后山古木苍林,景色清邃秀雅,寺前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堪称洞天福地。
开平寺历代高僧辈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少年出家于开平寺的虚云法师最为着名,他少年在此成学,先后行脚全国各地和东南亚、美国地,一九五三年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九五九年圆寂于江西省云居山真和寺,享年一百二十四岁。在福建省丛林古刹中,开平寺仅次于福州鼓山涌泉寺、西禅寺、厦门南普陀寺,与泉州开元寺,莆田广化寺齐名,是福建省34座名山古刹之一,也是闽北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并有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开平禅寺”镶于山门。
一九四九年前这里有僧侣八十多人,高僧虚云法师少年居此“静以成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行年一百二十六岁圆寂。其先,妙莲方丈也居于此,后为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虚云、妙莲二位为我国高僧,曾行脚于南洋,开平寺因而名播海内外。
开平寺现修葺一新,寺院沿山而上,背靠青翠群山,左右竹松合抱,寺前荷塘叶茂花繁,寺中终年晨钟暮鼓,香火不断,僧侣来往交流,香客云集,游人不断。
一千多年来,开平寺数次被毁,“文革”浩劫时毁坏严重,寺中原有一部《华严经》被毁。一九八零年整修后,部分建筑保留了唐五代的风格。一九九零年重修了圆通宝殿(又称法堂),殿内供有千手观音、地藏菩萨、目连尊者、二十四诸天等佛像。一九九四年六月重修大雄宝殿,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乐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以及十八罗汉等,这些佛像经能工巧匠精心雕塑,传神逼真,栩栩如生。
开平寺佛节甚多,尤其以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和观音圣诞节最为热闹,四方僧侣信徒都会来此听经闻法,烧香拜佛,不绝于途。
开平寺作为闽北最负盛名的千年古刹,改革开放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海外佛门弟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一九八二年,新加坡淡禅大师来到该寺,赠予一铜磬。日本高僧孟春空海亲书“慈眼观众生,福聚海无量”,赠送一幅画工精细的“达摩佛渡江图”和法器木鱼一只。一九九零年正月,美国北美加州佛教总会董事长宽净法师与一新加坡居士随带了许多佛经赠送该寺。一九九六年九月又有美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等高僧、佛教徒来寺观光,并为祖庙修缮捐款。近年来,前往开平寺观光旅游,烧香礼佛的人络绎不绝,每年达十多万人。
您可能也喜欢: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锦绣太原城,太原最值得看的景点中国四大名亭,各有各的特色
4、城市旅游文化解说:建瓯归宗岩之美
在建瓯一个地方有着,九曲十八弯,盘盘有佳境。的美誉曾有诗人称赞过“奇冠南闽此最奇”在中国著名景点中大自然为期用鬼斧神工为其刻画,有着参天古树以其陪伴,古人有云将其比之“玉树琪花”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是什么地方了,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魅力之处吧。
归宗岩,山不高而清幽,林不广而深翠。倘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处天造地设的自然盆景,摆放在水光潋滟的北津湖畔。这座山,海拔只有596米,自山脚攀登岩巅,足健者,一个多小时即可来回。然而,让人盘恒不尽的却是归宗岩浸润千年的文化濡染。是谁为这座独立幽处的山峰取名“归宗”?史籍无考。不过,关于归宗二字的来历,当地有个耐人寻味的传说。说归宗岩原为武夷山的第一百座峰,在受命飞往武夷山集合的途中,改变主意,不愿趋奉热闹,毅然返回自己的原住地。这是一次违背天命的叛逆,但同时也是回归本真的胜利归宗岩景致,纯出自然,有鬼斧神工之妙,毫无雕饰之嫌。“九曲十八盘,盘盘有佳境”,其中“十景三洞”尤为奇特,足以。
石门:是天然屏障,进山锁口,游者到此似觉路塞,走于近处,始知石屏开裂,如洞似穴。仅容一人通过。洞长约5米,高约2米,洞壁石刻“扃”,“仙灵窟宅”尺大楷书。过石门,拂来凉风习习,清爽宜人,眼前豁然开朗,另是一番景象:古木参天,老藤缠蔓、怪石岭峋、曲径通幽。诗曰:“石门信奇绝,幽阻然通,入地犹天色,搏人笑鬼工。”。
凌虚台:又名香台,太虚寥廓台。位于崇仁寺前右侧,一座突兀高耸拔尖小石山上,台上建有一座朱柱青瓦重檐攒尖的六角小亭——“白鹤亭”。因曾塑有白鹤仙、因此而得名。立足亭中犹如置身霄汉,凭栏远眺,峰峦叠翠,建溪如带、轻烟袅袅,田园如茵。俯瞰则万木峥嵘,郁郁葱葱,生机蓬勃。犹如一幅天然画卷,美不胜收。且早、晚、晴、雨景色多变,气象万千。特别是冬晨,雾海茫茫,置身高台,白雾围绕,大有飘然若仙之感。日出后,云层翻滚,如浪如涛,十分壮观。陆登诗云:“亭高半天峰,人共碧云游。杳杳千峰小,沉沉万壑幽。夕阳平野尽,薄雾远村留,一望横无际,环上任拂收”。
石心泉:崇仁寺右后侧,有座险峻山峰名狮冠山。从山脚至山顶狮冠,形如刀劈剑削,是一面与地面垂直的大石壁,石壁宽百余米,高60余米。离地大约10米高处的石缝中,溢出一股清泉,泉水香馨清凉,常年源源不断,“飞泉漱石”,别具奇趣。
仙人下棋:在狮冠山对面山峰上,地势险峻陡峭,称棋盘石峰,最险处即仙人下棋。上有石凳、石盘和凸起如同棋子的石块。传说天上神仙,夜间常到此下棋。因而得名。归宗岩奇异洞穴极多,突出者有风洞,云洞、蝙蝠洞等。归宗岩洞多、洞里的风奇、构成了归宗的特殊景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归宗岩也有座古刹,名崇仁禅寺,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迄今千余年历史。到了宋咸淳二年,曾进行移址改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十八年重建。整个寺庙依山而筑,坐东朝西,占地三千多平方,采用民用楼廊合抱式,呈“回”字形,分上下两层,大殿、配殿、客堂均在楼上,别具一格。寺院环境清幽,玲珑别致。尤为神奇的,四旁树林茂密,落叶不断,但屋顶瓦上却不见片叶遗留,如同有人常年打扫,每使游人叹为奇观。
一棵棵参天大树,或面含微笑,或略带沉思,或旁若无人,或形态放达,它们才是此时此地真正的主人。它们是山里的隐者,也是树中的耆宿,枝头上抖落过数百年的风霜雨雪;只有它们才知道有关归宗岩的陈年往事,洞悉归宗岩的真隐密赜,可是它们却一例缄口无语。何处是归宗?是禅,是道,是朱子理学,还是这一片远离尘嚣的蓊郁和幽静?山川无语,林木无语,只有一道道流泉飞瀑,终日弹奏着一曲曲天籁之声。
您可能也喜欢: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不是简单的山洞:中国十大名窟中国四大名洞,清凉避暑好去处
5、城市旅游文化解说:福州罗星塔的作用
罗星塔在历史上经过的了马江海战,见证了当年闽江之滨的历史故事。如今它依旧屹立于此不倒不灭。是国际公认的航标,也是闽江的标志性建筑。本期的福州文化带你了解福州罗星塔的作用。
罗星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南部的闽江之滨,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塔下是罗星塔公园,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在眼底。江岸两旁还有古炮台,可以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马江海战的古战场,可以看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附近有一山百洞的青芝寺。
景点概况
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有罗星山,旧时位在江心(后因建造马尾港区与陆地连为一体)。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罗星塔。
世界邮政地名称为“塔锚地”,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据说,一两百年前,外籍船舶到福州马尾外海远远望见罗星塔,欢呼道:“chinatower”(中国塔)。
历史概括:
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相传,七娘系岭南人,因姿容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调入苦役。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死。她变卖产,在此建造一座石塔,为亡夫祈求冥福。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
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着名学者徐渤等人倡议复建。所以,“冶城东望诲天遥,谁遣中流二柱标”,出自明代叶向高诗句,感慨古塔的销沉。重建的石塔7层8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外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搪。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择,海风吹来,叮当作响,“舵楼风细听铃雨,月近家园渐觉圆”。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以代替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4年重修,因栏板和塔檐剥落,只好改用铁管栏杆。但建筑的艺术风貌,仍存旧观。
罗星塔与马限山麓下的马礁,隔水相望。这段江面的潮水,变化万千,尤其八月大潮时日,“孤舟出海门,豁然乾坤白。浪花三千尺,石马不可见。”又明代林世壁的“横江渡头云水东,波回白马掳秋风。连山喷雪何如此好似钱塘八月中”,把罗星塔的观潮,与杭州钱塘“八月中”观潮相提并论,足显奇观。但罗星塔下的潮水也有安静的时候,如谢肇浙有诗曰:“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掉歌中夜远,渔火不分明”。
罗星塔形势险要:“地拟瞿塘看艳蓣,江同扬子见金焦。”1559年戚继光部下参将尹风把守马尾、痛击倭寇,到1656年郑成功北上抗清,在罗星塔筑堡训练水师,再到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800余水师官兵殉难的壮烈悲剧,都是历史的见证。所以《福建通纪》有述:“重山环抱,层层锁钥,固七省(从辽宁至广东)形势最胜之区”。
罗星塔山现己开辟成公园。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穿过公园人口处的牌楼,园内四时花木繁茂,风景宜人。几株参天古榕,紧紧相挨,郁郁葱葱,像一座绿色的城墙,环抱着巍巍古塔。从塔内拾阶而上,旋至塔顶,视野突然开阔,心旷神怡。纵目四望,远观闽江两岸的风光,近看港区建设新貌,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图画,水天一色,山秀物新,尽收眼底。
福州马尾罗星塔,位于马江北岸罗星山上,始建于宁化,相传是宋代柳七娘所建。七娘系广东人,美丽动人,乡里豪绅为了谋夺她,诬陷她丈夫犯了法而发配于闽南致亡。七娘愤于无处可诉,变卖家产,入闽捐资造塔,寄托对亡夫的哀思。塔重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为七层八角石塔,高31.5米。塔尖有一颗直径近2.3米的大圆球,游人可登上球基座凭栏远眺。
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塔下是罗星公园,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在眼底。江岸两旁还有古炮台,可以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的古战场,可以看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附近有一山百洞的青芝寺。
罗星塔,立于上杭县中都乡田背村口,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该塔原名水口宫,为两层方形建筑。清乾隆年间改建为七层罗星塔,其下两层为方形,三层以上呈八角形,占地面积800米,高20米。远望塔身似略向北倾斜,这是当时的建筑者考虑到地理风向而精心设计的。据说当时中都村中建有6座罗星塔,历经风雨摧残,惟有该塔独存。
福州罗星塔的作用:铭中把罗星塔的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
【结束语】罗星塔有“中国塔”的美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的上是中国的标志。在罗星塔上,你可以看到两边的炮台依然存在,虽然如今是和谐社会,没有见证过硝烟战场。但是来到这你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当年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情况,哪种感觉,真是不能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的了的。
6、猜你喜欢: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四明山旅游四明山天气四明山秋色浙江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四明山经典学校四明山玻璃栈道在哪里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