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新发现小行星将飞掠地球(小行星飞掠地球会发生什么)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7-19 12:00:34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新发现小行星将飞掠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危害

2、5月初将有颗小行星飞掠地球 会影响地球吗

3、近地小行星的撞击实例

4、11颗小行星可能最终撞击地球

5、NASA拟建望远镜 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

6、猜你喜欢:

1、新发现小行星将飞掠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危害

我们总会听到未来某年某月可能将有小行星撞地球的消息传出,但往往最终都得到澄清,没有真正遇到过。近日又发现小行星将飞掠地球,如果小行星真的撞击了地球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

新发现小行星将飞掠地球

3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近日新监测到一颗近地小行星:2020 dm4。根据轨道计算,这颗小行星预计于今年5月初飞掠地球。

据悉,位于江苏盱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2月26日晚搜索到这颗小行星。科研人员立即将相关信息上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国内外共12家天文台站先后加入观测。经过4天持续追踪,12家观测台站共同认证数据并确定了这颗小行星的轨道。29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公告确认这一发现,并为这颗小行星给出临时编号:2020 dm4。

根据测算,2020 dm4轨道半长径为地日距离的1.88倍,偏心率0.45,轨道周期2.55年。其绝对星等21.7等,运动到离地球最近时,与地球距离为地日距离的0.048倍,约合718万千米。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介绍,今年5月初,2020 dm4预计会在735万千米外与地球交会。研究团队还会持续监测这颗小行星,不断修正观测,以提供更精确的轨道数据。

2018年2月,我国已正式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作为中国小行星观测的重要机构,紫金山天文台正积极推动组建中国的小行星监测网,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观测和预警能力。

拓展资料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造成地球上大部分物种灭绝

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就是因为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才造成了生存了一亿多年的恐龙迅速灭绝的。

科学家通过对白垩纪末期地层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还原了当时的情况。大约6600万年前,当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在短短几分钟或是几小时之内,曾经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寂静,死气沉沉的世界。尤其是在撞击点周围的方圆数千英里范围内,那里的一切几乎都被彻底摧毁了。

高达100~300米的巨大海啸冲向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并在海底砸出一个深达500米的撞击坑。撞击产生了高达里氏10级的强烈地震,摧毁了整个撞击点附近区域,强烈的冲击波扫平了数千公里范围内的一切森林树木。最后,撞击溅射到空中的数以吨计的岩石碎屑开始下落,将少数幸存下来的生命全部掩埋。瞬间的强大热量导致大面积的地壳岩石被蒸发,大量碎屑如同升起的焰火一般从撞击点飞溅而出,抵达高空。膨胀的高温气体球一直上升到大气层顶部并进入了太空。大量烟尘向着东西两侧扩散,最终笼罩了整个地球。随着冷凝作用的进行,被蒸发的岩石物质凝结成粒径小于一毫米的大量玻璃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到地面上。

这些巨量的碎屑物质开始从空中落下,其速度几乎和一架航天飞机载入大气层时的速度相当,导致地球外层大气的剧烈加热,在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区,地面上的植物开始大面积起火,产生的大量热量将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火炉。来自大火产生的大量灰烬,加上撞击产生的大量烟尘遮蔽阳光,地球逐渐陷入一段暗无天日的漫长冬季。在接下来的数月间,大量碎屑尘埃物继续下沉,在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小行星撞击碎屑物。

整个生态系统瞬间崩溃了。在撞击点附近,动物和植物要么死于高温炙烤,强烈的冲击波,或是在史无前例的海啸和地震中死亡,最后的一批幸存者则被从天而降的大量岩屑生生掩埋。而在远离撞击点的地区,甚至是在地球的另一端,那里的生命仍然遭受了生态系统崩溃——比如阳光的消失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所带来的灭顶之灾。而在有幸躲过全球性大火的地区,极端的高温摧毁了动物们的食物来源,普遍的酸雨污染了所有的水体,水源的供应也断绝了。更糟糕的是,遮天蔽日的尘埃基本上阻隔了所有阳光,整个地球陷入漫长而彻底的黑暗,几乎就像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深处,植物的光合作用终止了,食物链彻底崩溃,没有任何体型超过浣熊大小的生命存活下来。小型生物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拥有更强的幸存几率,因为它们的数量较多,吃的比较少,繁殖速度快而且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

相比陆地,淡水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相对要好一些。然而在海洋里,整个食物链同样崩溃了。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生态系统的自我重建耗费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时间。而在海洋中,有机物含量恢复到灾难前的正常水平则耗费了大约300万年之久。

2、5月初将有颗小行星飞掠地球 会影响地球吗

对于地球来说,小行星的撞击可以说是影响非凡的,让人类害怕的,而我们5月也有小行星撞地球的消息出来,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5月初将有颗小行星飞掠地球会影响地球吗?

5月初将有颗小行星飞掠地球

记者3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近日新监测到一颗近地小行星:2020 dm4。根据轨道计算,这颗小行星预计于今年5月初飞掠地球。

据悉,位于江苏盱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2月26日晚搜索到这颗小行星。科研人员立即将相关信息上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国内外共12家天文台站先后加入观测。经过4天持续追踪,12家观测台站共同认证数据并确定了这颗小行星的轨道。29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公告确认这一发现,并为这颗小行星给出临时编号:2020 dm4。

根据测算,2020 dm4轨道半长径为地日距离的1.88倍,偏心率0.45,轨道周期2.55年。其绝对星等21.7等,运动到离地球最近时,与地球距离为地日距离的0.048倍,约合718万千米。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介绍,今年5月初,2020 dm4预计会在735万千米外与地球交会。研究团队还会持续监测这颗小行星,不断修正观测,以提供更精确的轨道数据。

2018年2月,我国已正式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作为中国小行星观测的重要机构,紫金山天文台正积极推动组建中国的小行星监测网,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观测和预警能力。

该小行星会影响地球吗?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中国这次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了“2020 dm4”,初步预测飞掠地球的时间是在2020年5月,所以是进入到了倒计时的模式,也就是最近的时刻在5月,该小行星是在2020年2月26日晚被发现的,是来自我国计算机自动捕获程序寻找到的。根据科学记录数据显示,当时近地天体望远镜(国际站号:d29)正在狮子座方向搜寻,结果发现一颗亮度为20.3等的暗弱移动天体,视运动速度为0.103度/天,与典型的主带小行星明显不同。

所以这个时候,科研人员就意识到了该小行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就进行了上报实现信息国际共享。结果很快就进行了认证,还真的是一颗不寻常的小行星,如今全球12个观测站点的数据已经打通数据,确定了2020 dm4的轨道,数据指出,轨道半长径为1.88天文单位,偏心率为0.45,轨道周期为2.55年,绝对星等为21.7等,与地球轨道交汇距离为0.048天文单位(约718万千米),所以是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从距离来看,大家不用担心,有威胁,但毕竟是潜在的,这就是该小行星的一个基本情况,很明显影响地球的可能性较低。

如今看来,我们地球几乎每次都“安全”避开了来自小行星的威胁,但是科学家们认为未来的影响还是可能存在的,包括美国宇航局局长(nasa)说过,在我们有生之年可能遇到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以防御成为了人类必不可少的任务了。在2019年的11月的时候,欧洲航天局正式签署协议,将与美国联手实施人类首个全面的行星防御演示任务——“小行星撞击和偏离评估”的项目,所以说工作已经计划好了。

按照公开的科学数据显示,美国在2021年7月发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空间探测器,它于2022年10月到达迪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然后进行分析,然后在2023年或2024年,欧洲航天局将发射“赫拉”空间探测器,它于两年后进入迪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观察高速撞击小行星后产生的影响,所以这项防撞击项目世界已经启动,但是能不能成功,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有在这次测 试之后,我们才知道结果,但是看到人类这方面的做法,也是给我们说明了,未来地球确实可能会面临来自小行星的威胁,不然做这些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3、近地小行星的撞击实例

天文现象带来的是近地小行星的撞击实例,2010年9月8日,两颗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将分别于美国东部时间8日清晨和下午与地球“擦肩而过”,届时它们各自与地球的最短距离均少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但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看不到它们。

撞击实例

2002年6月6日,一个估计直径为10m的天体撞击了地球。该次撞击发生在地中海,地点约在34°n21°e。该天体在大气层中引爆燃烧。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根据次声测量)相当于2.6万吨三硝基甲苯(黄色炸药),与一个中型核武器相当。当时印度

4、11颗小行星可能最终撞击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的后果很是严重,因此nasa也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在预测小行星撞击地球上面,而近日发现11颗小行星可能最终撞击地球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吧!

11颗小行星可能最终撞击地球

日前,荷兰莱顿大学的计算机算法发现了11颗小行星,它们可能最终撞击地球,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而由于它们混乱的轨道,nasa的软件错过了所有这些轨道,目前的技术很难预测和识别它们的潜在危险。

英国《每日邮报》2月20日报道,这些小行星中,每一个的直径都超过了328英尺(约100米),经过地球时的距离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10倍。不过,这些太空岩石不会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构成威胁,因为它们只会在2131年到2923年间才会靠近地球。

在科学家的研究中,天文学家和仿真专家西蒙·波特吉斯·兹瓦特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了一种所谓的神经网络来寻找潜在的危险小行星。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首先模拟了未来1万年太阳及其行星的轨道,追踪不同天体的相对位置。接下来,他们逐渐“逆转”模拟,同时模拟如果他们把小行星从地球上“抛”到太空中会发生什么。

当再次运行时,他们就创建了一个假想的小行星数据库,这些已知轨道的小行星最终会与地球相撞,并让研究小组研究这些小行星在模拟中的分布。然后,研究人员利用这个假想的危险小行星库,训练神经网络如何识别现实世界中可能存在危险的小行星。

建立太阳系和人造小行星的模型的第一组计算,都是使用莱顿大学强大的新超级计算机爱丽丝进行的。然而,一旦接受了小行星观测的训练,“神经网络”本身就可以在一台简单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该团队将他们的系统命名为”危险对象标识符”,或“hoi”,荷兰语的意思是“你好”。

经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hoi可以发现众所周知的危险的近地小行星。此外,它还能够挑选出11颗以前未被列为潜在威胁的新小行星。这项研究的全部结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小组表示,尽早发现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小行星,将使人类能够制定出防止撞击的策略。

5、NASA拟建望远镜 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因此为了防止这灾难的发生,nasa拟建望远镜,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给地球带来毁灭,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nasa拟建望远镜的具体情况?

nasa拟建望远镜 将于2025年升空

据《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建造一款红外望远镜,希望其能监视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小行星,该望远镜将于2025年升空。

这款望远镜名为“近地天体监视任务”,将耗资5亿—6亿美元,脱胎于15年前提出的酝酿已久的“近地天体照相机”(neocam)项目。预计的发射时间也可以满足国会的要求——nasa应在2029年前“揪出”90%直径至少为140米的、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和彗星。

研究人员表示,红外望远镜必不可少,因为过去10年的经验表明,在可见光中几乎看不见、但在红外光中却很显眼的暗黑小行星的数量比人们曾经认为的要多。

然而,建造红外望远镜可能需要增加nasa的行星防御预算,每年1.5亿美元的预算大部分给了正在进行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dart计划于2021年发射,旨在测试能否改变小行星的轨道。目前还不清楚国会拨款机构是否支持nasa的这一计划,并为新的红外望远镜提供资金。

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家艾米·迈因策尔领导的团队目前负责neocam项目,在过去的15年里,在nasa的支持下,他们改进了为望远镜提供动力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在没有主动制冷的情况下工作。与此同时,工程师们大幅降低了探测器的“暗电流”,即探测器在漆黑环境下工作时产生的杂散噪声。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  一颗新发现小行星5月初飞掠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在哪里  小行星撞击地球电影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视频  小行星撞击地球视频  小行星飞掠地球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