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润滑油)是一种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技术难度要求很高的油。可以说是汽车“三油五液”中与变速箱油处于同一级别的高标准消耗品。这种油与一些常用的化学知识可以自行配制的防冻冷却液和汽车用玻璃水相比,几乎没有“小作坊”仿制的可能。但是,专业生产润滑油的企业的技术R&D团队比普通汽车用户的想象要大得多,这就带来了一个思考:机油添加剂到底在问什么?(下图为某知名机油品牌的实验楼)
机油添加剂类型油性剂消泡剂清净剂分散剂乳化剂防锈剂防蚀剂抗氧化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等
这是成品机油中必须包含的添加剂类型,这意味着拆开包装后可以加注到发动机中的机油非常全面。原因是绝大多数汽车用户不会考虑自行购买所谓的“机油添加剂”来调整或改善成品机油的性能,或弥补机油性能的一些不足;而且,一个发动机机油不足,肯定是不合格的,内燃机看似“强”,但如果没有理想的润滑、清洁、缓蚀、消泡功能的保护,非正常磨损只会发生很短的时间。
综上所述,成品机油不需要添加任何添加剂,不仅是多余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根据机油对排放净化能力的影响,分类可参考SL/SM/SN等标准;不同等级主要区分机油中锌和磷的含量,添加剂补偿的正是这些物质。高标准机油对逐步降低锌、磷比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这些物质产生的排放会加速正常机油流失(燃烧)过程中空气体质量的破坏;同时可能会损坏氧传感器或三元催化转化器,后续车辆成本会更高。
氧传感器是通过对进气量的积分来分析废气中的氧含量和控制发动机喷油量的部件。那么氧传感器的损坏会导致发动机的空燃油比失调,导致燃烧不充分,积碳过多。这些积碳由于窜气和强制通风无法实现100%的二次燃烧,会在曲轴箱内逐渐形成油泥。这种油泥需要油来清洗,毕竟油的清洗能力有限,所以综合分析这些添加剂反而可能会出现问题。至于三元催化器,一般不会坏,但坏了才能换,成本也不低。
机油添加剂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汽车机油只需要根据行驶里程定期更换即可。标准是矿物油和自然吸气发动机5000公里左右,矿物油和涡轮增压发动机5000公里,1万公里可以用来匹配合成机油中的任何发动机。至于时间,只建议控制在“一年换一次”的范围内,因为机油是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充入发动机曲轴箱,与极少量的氧气(20.9%空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程度实际上并不一定会导致机油在一年内变质。只是出于用车或不超过一年的习惯,这个标准并没有区分机油的等级,只需要综合里程的确定。
总结:了解机油就好,定期检查损耗,定期更换新机油,少用或不用燃油添加剂和机油添加剂,尽量不要在原地预热发动机,这样做了这一切,发动机工况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