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兜兜在公园晒太阳,看到两个奶娃在草地上,正抱着一个玩偶争得不可开交。两个小娃,小脸通红,甚是可爱。
我正看着起劲呢,就看见一个老奶奶哼哧哼哧跑过去,从两个奶娃手中一把抓过玩偶,对着其中一个就开训:“咋不懂得分享呢!”
两三岁的娃儿,话都讲不全,要是懂得“分享”,那才叫奇了怪吧!
分享这个事,还真不是一朝一夕教出来的。
我认识的最奇葩的一对父母,天天把零食藏在主卧的柜子里,背着孩子“偷吃”。孩子每次看到零食,就跟日本鬼子进了村,一会就能扫荡完毕。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能跟人分享零食。在他眼里,正餐是可以和别人一起吃的,但是零食呢,得藏起来自己吃。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孩子似乎都不愿意分享零食。孩子贪嘴,我家兜兜也是。他小时候,看我吃零食,我总会逗他,给他一点尝尝。所以现在他吃零食的时候,还愿意给我“施舍”一点点。
其实不难看出,孩子之于父母,都是有样学样。如果父母都不愿跟人分享,孩子怎么会乐于分享呢?
孩子学分享这事经常被“妖魔化”。
虽然古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很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会强迫孩子跟不熟悉的人分享物品,甚至让出玩具、书籍。
比如最常见的,同事孩子第一次来家里玩,看上了你家孩子的宝贝玩具,你说是给,还是不给呢?有的人说,玩具能再买,同事还要共事,当然要给咯!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兜妈想问你个问题:要是别人看上了你的口红,你的包包,你的机械键盘,你是给,还是不给呢?
所以说,孩子学习分享的环境也很重要。和熟人相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要让孩子和不熟悉的人,甚至是陌生人分享,那就是强迫,是强人所难。这种强迫,只会培养出懦弱胆小、逆来顺受的孩子。
要是真遇到别人家的孩子第一次登门,兜妈觉得,还是和孩子一起,提前把他最宝贝的玩具收好。剩下的玩具,可以让孩子们一起玩。这样既避免了尴尬,又能让孩子接触到分享玩具的乐趣。
孩子学习分享,必然得有2个以上的孩子,和其中一个孩子的物品在场。孩子若小,尚不懂事,这场面很可能会演变成围绕着一件物品的拔河比赛,想想都闹心。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恨不得立马化身为隔音墙,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各打五十大板再说。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家长,不过最近我发现,孩子其实没有那些育儿书上写得那么小气。比如昨天,兜兜和好朋友一起在公园玩耍。我拿了一个皮球给他们,开始的时候,两个小朋友都想把球据为己有。但是因为手小球大,掉了好几次,慢慢地就演变成了丢球捡球的游戏,两个孩子都乐在其中,完全忘记了抢球的不快。
“分享”不是孩子的天性,“独占”也不是。家长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分享,自己去领略分享的乐趣,总比一次次的呵斥要好。
分享本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培根曾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
学习分享,是每个孩子跨入社会前必经的一课,也是学校教育无法教授的一课。
在分享教育中,一味地要求“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愿你的孩子光芒万丈,也愿他把温暖撒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