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辅导孩子数学作业没忍住吼了孩子,结果孩子他妈和我闹了一星期别扭,现在她辅导孩子作业天天吼,吼完孩子再吼我。”
“今天辅导孩子作业,我差点把写字台拆了。”
“每天辅导孩子作业,都有种崩溃的感觉,真是气的要发疯了。老公总劝我,别打孩子,也别吼,要温和,要用爱打动他。老公今天心血来潮辅导孩子数学,进去还没十分钟就抽了自己两耳光,不打孩子打自己看来也是要疯的节奏。”
这些段子都是现实的写照。很多家长就困惑了:到底要怎么才能辅导好孩子啊,怎么孩子就这么不开窍呢。
其实问题关键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错误的辅导方法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那么在辅导孩子的过程,家长都会走进怎样的误区呢?
误区一:精心辅导,孩子易患“作业依赖症”
张先生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还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孩子忘了写作业,时间又太晚,张先生担心儿子被老师批评,干脆一笔一画替儿子完成了作业。几次下来,小家伙“忘”写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临时抱佛脚赶作业的情况也不断增加。弄得张先生不得不和孩子的老师及同学家长保持热线联系,以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如此下来,张先生的儿子变成了班上的作业拖延症患者,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误区二:额外补充,易导致孩子厌学
现在一些习题型的教辅书很受家长欢迎,每个孩子手头平均最少有一套教辅。这些教辅除了部分是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很多都是习题集。孩子放学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做完家长规定数量的习题。有个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宝贝说她妈妈给她买了3套数学辅导书,一本口算,一本综合题,还有一套试卷。妈妈规定她每天晚上都要做一页口算,一页综合,休息日再做一套试卷。每晚写完作业就快8点了,再做两页题,至少要到10点左右才能休息。宝贝委屈地说:“我不想做,可妈妈还是要求我要做。我真的不想读书了!”
误区三:放任自流,制造“问题孩子”
生活中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也不教,有的是没能力辅导,有的是没时间管教。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就更是不闻不问了,看到孩子学习差,教训一顿了事,过后依然放任不管。
误区四:全程看、陪、包办,贻害长远
有些家长则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关注过度,全程看、陪、包办。晚上,孩子做家庭作业,一家人坐在孩子身旁盯着。孩子做完数学,爸爸去验算;写作文,要由妈妈列出提纲;抄完生字,爷爷承包改错;做完作业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对照课程表收拾书包,由奶奶代劳……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孩子第二天放学一回来,还可能一肚子怨气;数学出错了,怨爸爸;做文章没得高分,怪妈妈;抄写生字有错,爷爷眼神不好;学具没带齐全,责任由奶奶来负!
当下教育体制下,做作业不积极,学习不主动是孩子的通病,也是多数家长最头疼的事情。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家长到底怎么做孩子才会主动学习呢?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学习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吃饱穿暖,那么如何让孩子能够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成为很多父母特别是中产阶级父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