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存在很多坏习惯,有些坏习惯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有些坏习惯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改掉,否则难成大事!
3岁半的亮亮有一个让妈妈非常担心的坏习惯——磨蹭。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紧不慢的,几乎每天早晨都会上演这样一幕:
“亮亮,快起床了,都8点了,再不起来就该迟到了。”
妈妈一边急急忙忙地帮亮亮收拾书包,准备早餐,一边喊亮亮起床。
“妈妈,让我再睡一会儿吧,我好困啊!”
“不行,快点吧,马上就要迟到了!”
5分钟过去了,亮亮还没有起床,妈妈又开始催。
过了10分钟,亮亮才穿好一件上衣,却躺在床上看起了幼儿绘本。
“亮亮,都8点半了,马上就要迟到了,快点吧。”
妈妈有点无奈了,可是亮亮仍然无动于衷。
于是,妈妈气得亲自上阵,帮亮亮把裤子、鞋穿上,可是由于太着急弄疼了亮亮,亮亮就哇哇大哭。
等折腾完了,都快9点了,为了不迟到,早餐只好在路上吃了。
可是亮亮最后还是迟到了十几分钟。
妈妈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慨叹:
起个床就像打仗似的,这孩子怎么这么磨蹭呢?
相信不光是亮亮的妈妈有这样的烦恼,很多父母都有。
尽管你软硬兼施,可是孩子依然慢吞吞地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其实啊,孩子磨蹭是有原因的。
![](http://img.kidbbs.com/d/file/p/2022/02/19/5515/af15f45b4b534b2f094fcd5f4e3d4dda.jpeg)
有些孩子天生的性格就属于慢吞吞型的,像这样的孩子并不容易改变。
反而是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关注他的需要。
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对一些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和活力,一般行动也会快速及时。
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判断。
不过慢吞吞的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优势,比如做事会比较细致谨慎、从容不迫。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耐心引导,让孩子在保证做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做事的速度。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并非天生的“慢性子”,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处于动作发展期
通常来说,处于动作发展期的孩子会有手脚不灵活、不协调的表现。
这是由于其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导致他做事情比较缓慢。
2孩子对需要做的事情缺乏兴趣
比如,让孩子看喜欢的动画片,没几天就能看完。
而让孩子收拾玩具,他就会磨磨蹭蹭的。
任你三催四请,直到马上就要“爆发”时,他才会稍微把动作加快一点。
等你稍微一不注意,他就又会放慢速度了。
3注意力不集中
3岁之前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很感兴趣,所以总会被眼前的事吸引而忘记了手头的事。
就像上面的亮亮在穿衣服的过程中,注意力被幼儿绘本书吸引,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
4家庭环境影响
如果我们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是慢性子,那么孩子十之八九也会是慢性子。
5现在的孩子享受了父母太多的精心照料,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由我们大人代劳。
习惯性地形成了对我们的过分依赖。
即使是面对一些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也会不紧不忙地磨蹭,等待我们的援助之手。
这些原因都是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磨蹭的,我们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
![](http://img.kidbbs.com/d/file/p/2022/02/19/5615/e2a2be533066d2313b1eac7bfd9edd5c.jpeg)
不过,当孩子磨蹭拖拉的时候,我们很多父母会比较急。
这个时候往往会冲着孩子大喊大骂,有些甚至会打骂孩子。
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表面上看能把孩子唬住,其实,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孩子的拖拉。
我们还是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1给孩子做好榜样
如果我们自身就有磨蹭的毛病,那一定要改,要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迅速的做事习惯。
我们有了良好的行为典范,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对象。
2比赛法
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比赛。
比如看谁穿衣服快,谁叠被子快,谁洗脸快等。
还可以给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录每天做事情所用的时间。
如果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就不给予奖励。
3利用兴趣激发法
我们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听的故事、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促使孩子快速行动。
比如孩子爱听故事,我们可以对他说:“你快点把玩具收拾好,我们就可以将咋天的故事讲完了。”
不过我们在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用谎话欺骗孩子,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带来消极的影响。
4训练孩子的“手”上速度
孩子因为动作不熟练、缺乏操作的技巧以至于做事慢。
我们可通过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让孩子的动作快起来。
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学习用品摆放要分门归类等等。
孩子找到了方法,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http://img.kidbbs.com/d/file/p/2022/02/19/5615/6b443d7ee405b3f87945b757d600bef0.jpeg)
5适当给予鼓励和夸奖
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
一般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认同。
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我们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需的。
比如,我们如果说“你快点行不,慢死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啊”等消极、否定的话语。
就会让孩子做起事情来变得更加惶恐不安,紧张的情绪也会导致动作变慢,而且容易出错。
但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
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
孩子为了不让我们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时。
我们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如给孩子加一颗小红星、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
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http://img.kidbbs.com/d/file/p/2022/02/19/5615/000cfc91101c9508a99a1606027b18b3.jpeg)
6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
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
比如孩子赖床,我们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他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
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故意让他迟到一次。
如果孩子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
孩子挨了批评,尝到了拖沓的苦果后,自然就会想着以后要加快速度了。
7拒绝包办代劳
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我们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必须剔除对他多余的关爱,让孩子对我们不过分依赖。
对于孩子分内的事,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做,,做到“管放结合”。
管,就是在孩子做某件事时,若遇到困难,要给予恰当的指导。
放,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孩子出了一点小差错,也不要心急,应该让孩子慢慢摸索着完成事情。
这样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就能锻炼能力,做事的速度也就会越来越快了。
8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
因此,对磨蹭的孩子来说,培养时间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瞥句来提醒孩子珍惜时间。
总之,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需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做出改变,一定不能一味的责骂,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磨蹭不是病,但治不好可真要妈妈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