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尽管孩子是我们最爱的人,尽管我们下了无数次决心,孩子的“淘气”、“不听话”却总惹得我们掀起讨厌的战争。
“你说我该怎么办呀?”朋友深夜打来电话。
“这个月我已经被学校叫去三回了。老师说,果果居然吃鞋带!气死我了,回家没忍住,把她打了一顿。”
朋友的女儿果果,是刚上一年级的小豆包。在入学前的一个暑假,爸爸妈妈就帮她报了各科补习班,因为担心她上学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听人说“小学老师一般看大部分孩子都会,就直接跳过不教了”。
其实作为父母,与其相信那些夸大其辞的传言,无谓地担忧焦虑,不如回到养育一个孩子的根本: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就拿果果来说——
● 因为上小学,全家搬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以前熟悉的小伙伴、叔叔阿姨都不见了。
●● 妈妈着急找补习班,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紧张?上学是不是特别可怕的事?”
●●● 进入小学课堂后,果果发现,小学和幼儿园真的不一样。上小学了,需要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坚持45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还得守规矩。
就这样,在各种无形、有形的压力之下,果果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紧张。
好了!可以揭晓答案了:
控制不住地玩鞋带、吃鞋带,都是典型的焦虑表现。
这和成人焦虑时,咬指甲、咬衣服、揪头发、挠头皮、转笔之类一样,是在通过下意识的小动作缓解焦虑。
所以,果果根本不是“屡教不改”的坏孩子,吃鞋带也不是成人眼里的 “有毛病”。
要说,果果妈不爱孩子?
她费尽周折给女儿选最好的学校、买学区房,一到周末就绞尽脑汁安排好玩的地方,每天把漂亮的女儿打扮得像公主一样……
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无意中伤害孩子,不是因为不爱他,而是因为不懂孩子、不懂养育。
原来要养好一个孩子,仅仅有爱,远远不够……
有没有想过——
-
每个人工作之前,都要历经十余年的学习,学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
-
学习一门语言,要经过N多年、N多次不断进阶的学习,才能娴熟运用
-
哪怕学个炒菜,我们都不会凭空想象,而是左手举着菜谱,右手跟着来盐少许、酱油1勺、调到中火……
难道养好孩子的重要性和难度,亚于上面任何一件事情吗?
大部分父母,居然都是在对孩子、对养育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上岗了。
我们发现,自己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正是以前我们父母对我们说的话、做的事。
我们曾经厌恶它们,并决心以后绝不这样对自己的孩子。
但这种不幸总在不停重复……
-
不是因为我们不爱孩子,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
-
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来源可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