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孩子,有很多手段,很多父母却偏爱利用孩子的“愧疚心”这一方法。殊不知,孩子追求更好的勇气却被自己的歉疚感一次次埋进尘埃。
我至今记得,大学刚毕业那年,小雅向我提起她家给她买了一套房的表情和语调。
当年,我和小雅像所有普通家庭出身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共同租住在群租房里,吃快餐,赶公交,领一个月两千块的薪水。小雅一直以贫困生自居,她比我更会“过日子”。一周不舍得买一次水果,一件几十块的新衣服在网上看了又看,仍然下定不了决心买下来。
每个月两千块的薪水,我无论怎样都是捉襟见肘,而小雅,竟然能硬生生的省出个三五百块来,这钱每个月都打给她妈妈。
小雅说,早些年她们家做生意,赔了钱。具体赔了多少,小雅不清楚,反正,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妈妈动不动就说这个贵,那个也贵,钱怎么这么不经花。出门买个菜,几分钱也要讲价讲上半天。
小雅心疼她妈,情愿自己从嘴里省出来,也想让她妈过的宽裕点。她说:“我爸妈为了供我上大学,花了很多钱,他们日子过得太苦了。”
可是,后来没多久,小雅接到家里的电话,听说,他们给她在老家全款买了一套房子,还让她考驾照,准备给她买一辆车。小雅一下子惊呆了。
她半天没缓过来。她一直以为自己家里负债累累,入不敷出。懵了的小雅回过神儿来质问爸妈,为什么这些年都在哭穷?
那也是为了你好?我们不这么说,你能这么上进吗?你一边上学一边勤工俭学,街坊里最让家里省心的孩子,就是毕业这一年虽然挣的不多,可是也是想着我和你爸爸的。要是跟你说家里有钱,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不得混成什么懒散样子?妈妈义正严辞的说。
小雅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但是,她忍不住哀怨,说:“那我这些年受得苦都是一场笑话吗?我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小雅说不下去了。
我知道,除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之外,小雅失去了更多。小雅几乎整个青春期都在这样的困顿里度过,贫困像一把无形的锁链锁住她的手脚,她自卑,敏感,隐忍,怯弱。
她毕业时想要考研,但是觉得自己家庭情况不好,这个念头动了一下就放弃了。本专业不好就业,她闭着眼睛找了个销售的工作,不为别的,只因为销售的收入看起来很多。别的姑娘在讲究追求内心、实现理想的时候,小雅追求的只是一个温饱。
因为觉得自己穷,所以小雅做事情从来没底气。记得那时候几个姑娘商量着一人拿出几百块的本金去拿货,下班之后摆地摊挣钱,小雅都不敢拿出来,万一亏了呢?她只能一分一分的省生活费攒钱,因为这样稳妥。
如果真的是家庭贫困就算了,谁知道到最后发现,竟然是一场笑话。小雅内心的愤懑可想而知。我当时真的怕小雅从此走了极端,开始大手大脚花钱,但,好在小雅及时调整了心态,生活依旧继续。
如今的小雅早已自信开朗,但是,她说,她还是有些“后遗症”的,在金钱方面,她一向理智,但是一碰到自己的女儿,她就完全不受控制了。从孕期开始就不停的买买买,直到孩子生下来也没有停止过,反而愈演愈烈。
只要孩子要的,她一定会买下来,哪怕是孩子没有向她要,只是随便“羡慕”了别人的玩具一下,小雅也会找个时机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来。
“我知道这样不对,我已经很努力在改了,现在,只有她要的我才买。。。”小雅苦笑了一下,说。
我说,“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本身就是有害的。你竟然一次都没有拒绝过她!”
“我拒绝过一次。”小雅认真的说,“可是后来觉得很愧疚,又悄悄买回来了。”
……
正因为我了解小雅的过去,所以无法事不关己的苛责小雅。所有曾经被压抑过的念头,都不会消弭于无形,而是悄悄转化成另一个形式。小雅内心补偿的不是女儿,而是她自己。
最初,小雅的父母不过是想利用一下小雅的愧疚心,鞭策她上进,他们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小雅的上进、节俭、朴实、顾家,却不知道小雅的乐观、自信、梦想,还有格局,被囚禁了很多年。
如今,小雅虽然靠着一己之力“痊愈”,但那段岁月却仍然不动声色的留着痕迹。
激励孩子,有很多手段,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父母却偏爱利用孩子的“愧疚心”这一方法。成效当然有,可能还会像小雅的爸妈那样“卓有成效”,但实际上,害处早已在背阴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