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
每个爸爸都爱着自己的女儿,可能也会在心里设想要把女儿培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希望她具备哪些优良的品质......那么,父亲应该如何融入女儿的生活,参与女儿的教育呢?
勿作高控制型父亲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小女孩,上海话形容为很“嗲”。于是趁着园里一次“父子同乐”的活动,我有意识地观察了几个家庭之后发现:哦,原来她们的爸爸把女儿当成公主来对待:讲话全都是跪着;热了给孩子脱衣服是跪下来;玩游戏时,因为我们桌子比较矮,他们也是跪在桌子旁边。我相信这个动作爸爸肯定不是第一次做,而是早已习以为常......
不管是男孩、女孩,不管对待孩子是“服侍型”还是“公主型”,在我看来都属于高控制型。这些孩子没有爸爸在旁边时,除了哭就什么办法都没有。所以说,高服侍就是高控制,潜在地阻止孩子好好去长大。
相对于高控制型,权威型的父亲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这样的爸爸有爱,给孩子空间,同时也给孩子以尊重。弗洛依德很尊重自己的女儿,当他女儿十几岁快到少女的时候,他带女儿散步,总是让女儿走在自己的右边,用手挽着,彬彬有礼。女儿的同学朋友看到觉得很奇怪,这时候他女儿会非常骄傲自信地说“因为我爸爸把我当作一位女士看待”。很显然弗洛伊德不仅仅只是宠爱女儿,还很尊重她,作为一位女性的尊重。这是做父亲可以借鉴的。
可以忙碌,但不要失联
较少参与育儿的爸爸有一个共同问题:时间很少。忙碌意味着分离时间比较长,但是分离不代表失联。比如,家庭中会有共同的晚餐时间,这个时间全家可以说说当天发生的事情。因为爸爸长时间不在,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缺少共同经历。妈妈或外婆可以告诉爸爸,孩子一天或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让爸爸对孩子不要陌生。
我们的情感是建立在共同的过程、共同的记忆中的。比如一起走过的路,女儿肯定会说:“哦,爸爸带我来这里。”这里不一定风景有多美,但她会感受到爸爸与她之间的这种亲情联结,她会觉得很特别。所以母亲、外婆要给爸爸时间,让他把时间补回来,这样孩子才能知道,爸爸在我们家庭中有分量,是很重要的人,爸爸很想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他跟我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对于孩子自信健全的人格发展都非常重要。
爸爸进退须有度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有的父亲比较严厉,对女儿有很多要求,但仍会保证自己的参与性,也就是经常和女儿一起做一些事情。这样的父亲是严爱有加的,从我研究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权威型养育方式,对女孩子的成就性和自信心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爸爸可能需要时间和孩子分享一些你自己的故事,让她发现你为什么是这样子的,让她对你理解了,再给她的一些目标或者一些任务,她就更愿意接受。有些爸爸会说:等最后她成功了,回过头来看,就会觉得我让她吃的苦都是值得的。但为什么不让她在理解、在与你建立深厚情感联结的基础上,自愿去选择吃苦呢?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享受结果,还要享受过程。
现在的家长普遍缺乏等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好,就希望自己孩子也好,或者超过别人,而不是等着孩子,让他慢慢的成长,享受成长的过程。所以也请爸爸们耐心的等待一下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特长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