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拜登“咬牙”握手莫迪,美印算盘打得震天响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21 22:01:41
The Beginning

(原标题:拜登“咬牙”握手莫迪,美印算盘打得震天响)

6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对美国为期四天的访问行程。

这并不是莫迪第一次访美,2014年以来他曾先后六次访问美国,也曾与时任副总统的拜登会谈。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国政府此次邀请莫迪访美的级别是“国事访问”,为外交访问的最高级别,这也是莫迪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

如此甜蜜的表面背后,是两国都在打的“小算盘”。美国选择在中印关系紧张之际接待莫迪,以至于对印度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与国内人权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不言自明。有美国杂志对此称,政府将传统地缘政治置于人权之上,“拜登咬紧牙关迎接莫迪”。

此次行程真的会成为美印关系的“转折点”并联手制衡中国?目前来看,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莫迪 图源:印度人民党推特

美印“空前互信”?

临行前,莫迪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美印两国领导人之间有着前所未有的信任。

“虽然他话是这么说,但我们不用太当回事。”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告诉潮新闻记者。

自冷战以来,印度一直是世界上立场比较“摇摆”的国家,在外交政策上采取实用主义原则,具有较强的“逐利性”。印度在与俄罗斯保持交往的同时,也在与英国和欧盟讨论自贸协议。

此前,俄乌冲突中,拜登曾要求莫迪不要支持俄罗斯。虽然印度并没有向莫斯科提供任何直接援助,但却继续购买其天然气,从侧面帮助了俄罗斯在战争下的经济困境,这让美国感到不满。

而对于美国主导下的印太经济框架,印度也一直表现出“左右摇摆”,从初始阶段对“印太”概念的积极拥抱,到过程中的冷却和反复,甚至出现退出“印太经济框架”的贸易谈判,到当下重新走近“印太战略”,印度的外交政策显得过于投机。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张立也向潮新闻记者表示,莫迪临行前的说辞更多是从宣传需要出发,印美两国关系确实是在一个空前的高度,但在互信层面并非如此。

美国拉拢印度,无非是为了跟中国“打擂台”,印度的最大作用可能是对中国进行制衡。但是,印度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对中国完全不是一个可以匹配的对手。

中国和印度的国旗

“今年以来,印度经济复苏比较明显,经济的反弹就导致该国内心有所膨胀,而且莫迪称要在25年内成为发达国家,较强的大国意识使得其不甘于被美国主导,两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在信任度层面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张立认为。

就在上个月,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持续爆发骚乱冲突,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显得无序与混乱。

这种情况下,莫迪此次国事访问时间点就很微妙。对于印美而言,明年都要举行大选,在两国内部均矛盾重重之际,拜登和莫迪迫切需要通过外交成就给自己的声望加分。但效果将会如何,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会达成什么成果?

莫迪的这次访美,行程安排得很紧凑。

他将于当地时间21日抵达纽约,在联合国总部主持国际瑜伽日活动;22日前往华盛顿,在白宫参加由美国总统拜登准备的国宴和双边高层会谈,还将再次受邀前往国会发表演说;23日将出席由副总统哈里斯和国务卿布林肯共同主持的午餐会。莫迪还计划与首席执行官、专业人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几次精心策划的互动。

6月20日,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还在推特发布了一张莫迪2016年6月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的图片,并称这是首位两次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印度总理。

印度人民党推特截图

据环球时报援引俄罗斯《生意人报》6月20日的报道称,此次莫迪访问期间,美国的主要目的是让印度站在自己一边,以对抗俄中两国。为此美国可以做出许多妥协,例如向印度出售攻击型无人机,就联合生产战斗机发动机达成协议,包括技术转让等。

“莫迪访美的看点主要有几个层面,第一是军事合作,美国想把印度从俄罗斯一边拉过来,进入美国的防御体系之内,并以此来抗衡中国。其次是经济合作,印度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潜力较大的新兴市场,两国若达成某些经济合作有可能挤压中国的经济发展。”张立告诉记者。

就在莫迪刚抵达美国不久后,据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20日,马斯克在纽约跟莫迪见了面,他声称自己非常看好印度,并说印度比其他大国都更“有希望”,除了特斯拉会尽快在印建厂,双方还将开展“星链”的合作计划。

“我们之前看到有报道称,两国可能会达成很多合作。我觉得此次莫迪访美,两国领导人可能会在一些政治性、理念性层面达成某些一致,但在实际层面,达成关键合作应该比较困难。”沈逸认为,从心理认知层面来说,要避免过度的主动放大美印合作带来的所谓战略危险和挑战,要保持战略定力、耐心和信心,这是对中国来说比较理想的一种选择。

而且,美国或许高估了印度在牵制中国上的作用。

印度虽然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未必能复制中国的“人口红利”之路。目前,印度与中国在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

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2022年,印度的劳动参与率仅有49.5%,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人口退出了劳动就业市场,这个数字远低于中国人口红利开启时期,也低于目前的中国劳动参与率。

另一方面,对印度来说,与中国进行“战略消耗”,并不能成为其长期选择。其“逐利性”的本质,会让美国政客对它抱有根本的怀疑心理,注定双方合作不会长久。

文章来源:潮新闻

THE END

TAG:拜登  莫迪  美印  副总统  美国国会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