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布林肯访华后,三个“意象”可供美方展现诚意时揽镜自照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21 11:01:35
The Beginning

因气球事件推迟的布林肯的中国之行在6月19日落幕。此前,外界对布林肯此次访华的期望并不高。18日布林肯抵达北京当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与其会谈时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布林肯访华结束后,有媒体根据这两天中美的接触,认为两国关系有望重新回到去年11月中美元首会晤的节点。6月19日晚,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介绍布林肯访华情况时也表示,双方达成了一些积极共识和成果,当务之急是把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落到实处。他同时也指出,中美关系陷入低谷的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中美关系历经波折,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并敦促美方不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

有三个“意象”(images)——塔西佗陷阱、假朋友、外交双簧,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方使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提供某种有历史感的注解。而今后美国如果真有诚意以实际行动改善中美关系,不妨以这三个“意象”为镜鉴,好好“揽镜自照”一番。

在中国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拜登与布林肯

在西方政治学领域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塔西佗陷阱”。它是古罗马历史学家普布里乌斯 • 克奈里乌斯 • 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在《塔西佗历史》一书中提出的关于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理论。塔西佗指出,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在当代社会,当政府的权力失去公信力后,政府将陷入一种信任危机中,从而失去人民的信任,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被西方政治学者命名为“塔西佗陷阱”。


拜登

两年来,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日益清晰。在中国,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百姓、网民,通过直观地对比特朗普与拜登政府的对华行为,似乎都能感觉到,拜登比特朗普说话更好听,但“整”起中国来,下手往往更狠。下文以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为例剖析之。

拜登政府上台两年来,其涉台行为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第一,不断试探、踩踏中方红线,如不断提升对台军售的规模和质量,提升美台互访官员等级等。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然窜访台湾使台海局势处于危险边缘,甚至在亚太地区引发了对可能发生第四次台海危机的广泛讨论。

第二,言行不一,自食其言。拜登政府在不断践踏台海问题红线的同时,又刻意在言辞上一再重申中美共识,一再保证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在巴厘岛与中国元首会晤时也作出“四不一无意”表态,即所谓“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然而拜登政府的实际行为却屡屡自食其言。孔子曰:“听其言,观其行。”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巴厘岛与拜登的会晤中就明确且礼貌地敦促道:“总统先生多次讲过不支持‘台独’,无意将台湾作为谋求对华竞争优势或遏制中国的工具。希望美方将总统先生的承诺落到实处。”这句友善的提醒也代表了14亿中国人民的心声。

明确上述背景,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拜登、布林肯在中国民意场中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当拜登、布林肯一再向中国保证,一再强调尊重中国底线、红线,却又一再在行动层面自食其言后,他们的承诺——即便偶尔可能是真的,也不会有人相信。而大国之间的互动,互信(mutual trust)是十分必要的。杨涛在19日介绍布林肯访华情况时也提到,中方重申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底线红线,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



布林肯在记者会上

而布林肯在此次访华前后也表示,美方致力于重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确定的议程,遵守拜登总统作出的“四不一无意”承诺。他在1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也声称美国的“一中政策”没变,不支持“台独”。只是,未来美国政府能否从自己挖的“塔西佗陷阱”里爬上来,还有待观察。

从“真敌人”又走回“假朋友”的老路

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曾在一篇高被引论文中用“假朋友”一词来概括奥巴马时代以降的中美关系实质。

例如,中美双方互视对方为贸易伙伴,但面对贸易不平衡,美国压中国人民币升值,以增加中国出口的困难为代价来实现美国增加就业的利益。“假朋友”策略是指通过夸大双边友好关系性质,口头承诺改善关系的善意,从而提高对方对未来合作的期望值,使双边关系得到暂时的改善。但冲突不时地从假友谊的外衣下面跳出来,双边关系也因之时好时坏。

到特朗普时期,事情又起了变化。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后,特朗普-蓬佩奥政府将新冠病毒诬称为“中国病毒”,并认为疫情破坏了共和党竞选的一片大好形势,导致其本已胜券在握的大选转向不利。于是从2020年5月开始,特朗普、蓬佩奥在甩锅中方、打压中国、呼唤“冷战”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中美从“假朋友”走向了“真敌人”。

拜登政府上台后,一改特朗普政府对华无底线抨击的做法,转而在辞令层面恢复了一些“体面”,但实质上却是换汤不换药。从印太战略到“印太经济框架”、从改“对华脱钩”为“对华去风险”,到组建“芯片联盟”,拜登政府在具体遏华策略上更是不断“推陈出新”“查漏补缺”,相较于特朗普政府的遏华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中美关系之所以如秦刚外长所说,“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很大程度在于拜登政府虽然摆脱了特朗普时期把中国当“真敌人”的做派,却又走回了“假朋友”的老路。

布林肯+沙利文的“外交双簧”?

这一边,布林肯访华,中美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双方释放出两国关系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另一边,布林肯的同事、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几乎与他前后脚地访问了日本、韩国这两个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并对国务卿的中国行发表了另一种看法,他表示对中美关系取得突破并不抱太大期望,印度总理莫迪即将与拜登举行的会面才具有真正的历史重要性——它将进一步加强美印关系。而在亚太地区,美国将永远与其最重要的盟国日韩站在一起,捍卫“共同的价值观”,抵御“任何可能的军事入侵或挑衅”。


布林肯(右)和沙利文

中国有句俗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似乎挺适合用来形容沙利文和布林肯这一前一后的东亚之行。当然,这背后可能反映的是美国国务院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交政策方向和主导权的分歧。但如果布林肯和沙利文是在唱一出“外交双簧”,那这显然无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如果美方不断说的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的表态,只是为了束缚中方的手脚,而自己却与地区盟友紧锣密鼓地升级合作,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戏,美方政客也只会在中国舆论场的“塔西佗陷阱”中越陷越深。6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已明确表示,美方不能一边说着中美要开展对话沟通,一边却损害对方的利益,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美方关于改善中美关系的表态已经说得够多了,布林肯访华后,美方的行动是否能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就看拜登和“布林肯”、“沙利文”们如何选择了。

(王鹏,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浙江外国语学院 美国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员)

THE END

TAG:拜登  中美关系  美国媒体  中国外交部  美国政治人物  唐纳德·特朗普  安东尼·布林肯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