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直新闻:英国首相苏纳克周六(14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表态将援乌英制“挑战者2”主战坦克。那么“挑战者2”的作战实力处于一个什么水平,是否会对乌克兰战局带来一定影响呢?
特约评论员 吴蔚:“挑战者2”的名气不小,也是英军的现役主战装备,曾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实际参战,并以较小的战损率以及被命中几十发RPG火箭弹而全身而退的“神话”一度名声大噪。那么“挑战者2”真有那么凶悍吗?它驶向乌克兰战场的舞台中央真能左右战局吗?我先说结论吧:大家对这玩意儿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它顶多也就算是西方国家的二流水平。
有朋友可能会质疑,堂堂英国陆军的现役装备,大英帝国压箱底的主战坦克真的如此不堪吗?是啊,英国可是坦克这项武器的发明国,就连TANK“水柜”这个英语单词也是英国人率先叫响的,作为坦克的始祖国家,“挑战者2”的战斗性能又怎么会拉胯呢?然而不争的事实就是:“挑战者2”与世界一流主战坦克之间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火力、防护、可靠性,方方面面都存在差距。
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1998年希腊为陆军主战坦克采购进行选型,闻讯赶来一决高下的主战坦克分别是美国的M1A2、英国的“挑战者2”、德国的豹2A5、法国的“勒克莱尔”、俄罗斯的T-80U、乌克兰的T-84。希腊军方着重考察各方竞品的防护、火力、机动性、可靠性。
欧洲国家可能大规模向乌克兰提供较老的“豹2A4”主战坦克 资料图
为模拟实战条件下主战坦克的火力效能发挥,希腊进行了一次“猎-歼”测试,也就是由车长搜索目标,由炮长负责射击的打靶测试。在这项测试中,豹2A5取得了全场最佳的成绩20发17中,“勒克莱尔”是20发13中,T-84是19发9中,“挑战者2”则是20发8中。希腊方面随后进行了一次夜间状态下的“静对静”、“动对静”目标的1500米距离射击测试。在这个检验坦克夜视能力与火控系统技术水平的科目里,豹2A5与M1A2取得了20发20中的并列全场最佳成绩,“勒克莱尔”则是20发19中分居第二,T-80U是20发13中,乌克兰的T-84因为热成像仪烧毁退出测试,“挑战者2”则是完成了“静对静”的10发10中,却主动放弃了“动对静”的测试。
为了检验实战条件下坦克的机动性能与可靠性,希腊随后加入了1000公里持续行军测试。这是本故事的高潮所在。M1A2在行军途中跑丢了三节履带板,被迫停车更换;“勒克莱尔”跑到第124公里时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问题;“挑战者2”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问题、履带板更换了无数节,最后通过终点;T-80U更换数节履带板后成功完赛;T-84在结束第一天的行军后,希腊乘员组拒绝继续驾驶,因为排气系统频频故障导致车内乌烟瘴气,乌克兰方面换上了自己的乘员组咬牙完赛,期间乘员组发生废气中毒事件,一度需要人工呼吸;豹2A5经过三天行军之后只有两根扭杆发生损坏,乘员组信心满满地询问是否需要返程再跑1000公里测试一下。
最终希腊军方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得分最高的豹2A5作为制式装备,这场上世纪末的主战坦克选型也为当时各国主流的陆战装备奠定了座次排位,英国的“挑战者2”只能算作是西方的二流水准。实际上,二战结束后英国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丧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之后,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对陆权与海权有了新的思考。地面部队全面缩编,将有限的资源优先供给给海军。你很难想象,“挑战者2”作为英军的主战装备总共只采购了将将400辆。从装备发展的逻辑上看,这意味着它自诞生起就不是顶尖产品,也丧失了后续逐渐升级成为顶尖产品的机会,因为订单量实在是太少了。
“挑战者2”的生产商英国BAE系统公司早在2009年就宣布关闭了位于纽卡斯尔的生产线,从此之后,英军想要对“挑战者2”进行技术升级只能去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敲门。2012年,英军裁撤了一个装甲旅,进一步缩编。“挑战者2”的装备数量仅剩200多辆,其余200辆已经封存。从这个意义上看,英国援助给乌克兰的“挑2”只能算作是一种“压箱底的库存产品”,对乌克兰战局很难真正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资料图
直新闻:那么从政治与外交的角度上看,英国援乌“挑战者2”主战坦克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它会否成为某种“投石问路”,为北约各国继续加大援乌力度开创先河?
特约评论员 吴蔚:是的,尽管英国人的“挑战者2”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但我们丝毫不能轻视这个举措带来的危害性。苏纳克开了一个坏头,他率先将英军的现役主战坦克送往乌克兰战场,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我们都知道,坦克是陆战之王,一国之现役主战坦克一般是不轻易送人的,英国开了这个头,难免会有其他北约国家跟进。比如说波兰已经蠢蠢欲动要将他们的豹2送进乌克兰,美国也在研究有没有必要把他们的“艾布拉姆斯”也送进去。从政治与外交的角度上看,英国的举动打破了某种界限,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这么做了,其他国家也能这么做。
实际上我更关注这背后传递的某种信号,那就是俄乌冲突延烧即将足年,美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模式可能要迎来重大分水岭。一言以蔽之就是:此前欧洲各国军火库里冷战时期的华约制式装备已经送干净了,接下来还要援乌的话就得割自己身上的肉了,也就是从现役部队身上扒拉装备。
2022年内,捷克、波兰先后支援乌克兰数百辆T-72M主战坦克,斯洛文尼亚送了M55S,一种T-55的本土改良型号。眼看着这几百辆援乌坦克已经在战场上消耗光了,泽连斯基也赶忙对西方喊话:我们需要更多、更实际、更有用的武器装备援助。
乌克兰战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乌军而言,许多技术装备是损一辆少一辆,这个国家的国防工业基础设施已经被摧毁了,也就是说乌军缺乏战场维修保养能力,许多来自北约的军备援助都是“单程车票”,上了前线出现一点闪失很难拖到后方去维修。这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是一个“军备无底洞”,我很早就预言,美西方终究会有“投喂不动”的一天。现在看来,欧洲各国军火库里的“冷战红利”已经实现“去库存”了,下一步援乌力度还能有多大,就要比拼各家的“真金白银”了。
坦克作为俄乌战场上十分关键的技术兵器,进攻可当矛头、防守可做节点,是乌军不可或缺的,美西方接下来恐怕得认真思考一下,这场仗的成本是否还是自己能够承担的。结合俄罗斯方面近期的一系列军事动作,无论是普京亲自主导的前线换帅,还是后方由梅德韦杰夫亲自督导的军工生产,都意味着在2023年,俄军新一轮的战场动作正在酝酿。
俄乌冲突即将打满一年之际,它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对决。拼经济、拼军工、拼血肉、拼意志。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