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中国加速度》特别节目,聚焦70年来我国各行业领军企业持续创新、加速发展,不断创造中国奇迹。近年来,中国奶粉品牌实现崛起,打破国外品牌的强势地位,完成了从品质到溯源的全面升级与蜕变。在《中国加速度:中国母乳研究领航者——探访伊利金领冠》中,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报道了伊利金领冠在基础研究、品质管理、全球布局等各方面的重大成果及先进经验,充分展现了金领冠作为中国奶粉行业标杆品牌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展现出的中国加速度。
《中国加速度:中国母乳研究领航者——探访伊利金领冠》特别节目
加速快源于基础好——专注母乳研究17年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品质对于中国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怀揣让更多中国宝宝吃上放心奶粉的初心,伊利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母乳研究工作。尽管母乳研究过程中面临样品采集、检测分析等诸多困难,但伊利力排万难、迎难而上,在全国七个区域共43个市/县采集健康妈妈的母乳样本,相继建立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母乳研究白皮书》,并升级“伊利欧洲创新中心”,通过与国际一流机构和专家合作,不断提升母乳数据库的样本量,为研究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引领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面、系统地进入全球高端配方奶粉研发序列。至今,伊利金领冠已获得了近千万的母乳研究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拥有“α+β创新蛋白”专利*和“核苷酸”专利**的配方奶粉,充分满足宝宝营养需求且更容易被宝宝吸收。
采访伊利母乳研究员——《中国加速度》节目
跑得快也要跑得稳——坚持“伊利即品质”信条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伊利金领冠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在生产过程中依托先进的设备与工艺,使奶粉的配料工序更自动化、准确化,以保证对配方奶粉的品质把控。在质量管理上,伊利金领冠通过国标线、企标线和内控线三条线层层把关,针对全部的生产过程设置多个质量关口,从源头的工厂建设到终端市场抽检,覆盖80多个检验单元,检验项目总数达1200多项,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测、分析、把控、预防。
伊利金领冠品质把控——《中国加速度》节目
为了更好地管控和追溯产品质量,伊利自2004年开始建设婴幼儿奶粉追溯体系,至今已完成奶粉全过程追溯平台建设,确保每一罐奶粉生产全过程透明可追溯。伊利金领冠不仅以严格的品质管理成为千万中国妈妈眼中的口碑奶粉,更进一步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奶粉的信心,带动中国奶粉行业的整体品质安全建设。
目光长远才能跑更远——加速“全球织网”战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奶粉需要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提供国际领先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让中国宝宝享受到营养与健康。
伊利金领冠一直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奶源优势地区,积极整合全球优质奶源资源。2014年,伊利在新西兰建立了当时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伊利金领冠在奶粉“赛道”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在新西兰奶粉生产基地的扩建,进一步夯实全球乳业资源的保障能力。
伊利“全球织网”战略——《中国加速度》节目
另外,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乳业发达国家,集聚了全球的乳业创新资源,例如在荷兰瓦赫宁根,聚集有大量国际顶级的跨国食品公司、科研院所和15000余名食品科研工作者,被称为“食品硅谷”。因此,除建设海外工厂,伊利金领冠“全球织网”的过程中也积极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共享全球技术资源。从2014年起,伊利携手全球顶尖高校瓦赫宁根大学,聚焦于母乳低聚糖和母乳蛋白质组展开研究工作,共同推动乳业的创新发展。2018年,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升级成立,这也使得伊利金领冠的母乳研究工作开启崭新里程碑。正是坚持“国际化”战略,汇聚全球资源打造国际化创新平台,伊利金领冠得以国际视野推动创新升级,让中国奶粉朝着更远的目标不断加速。
70年来,中国民族品牌不断崛起,迎来跨越式飞速发展,中国奶粉也成为国货质造时代的缩影。人民日报曾在专栏报道里点评伊利金领冠有口皆碑的秘密,既体现在持续用“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又凝结于一次次升级后造就的世界级品质。本次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特别节目《中国加速度》对伊利金领冠的重点探访,不仅对伊利金领冠专注母乳研究、探索品质升级作出高度评价,也对其不断引领行业发展给予极大肯定。
“伊利金领冠作为中国奶粉标杆品牌,引领着国货品质的一次又一次升级,展现着大国风潮之下,国货品牌的科研实力与研究成果。”正如《中国加速度》节目中所言,中国奶粉以金领冠作为行业标杆指引,在中国奶粉加速度的赛道上不断创新升级,持续加速前行,并将以更惊艳的姿态展现于世界舞台。
注: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241156.3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290842.X;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291739.7;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00587.2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