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期间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省指挥部专门组织制定了“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尽最大努力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康祥和的假期。
一是进一步强化外防输入措施。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严防入境人员、进口物品引起疫情输入。
二是进一步强化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管理。分类做好入鲁返鲁人员健康管理,严格限制省内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三是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严格落实人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高频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
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和城市社区防控。严格实行群防群控,做好返乡和节后返岗人员排查检测。
五是进一步完善应急储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做好定点救治医院、核酸检测能力、集中隔离场所、防疫物资等储备。
六是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重点是提高3-11岁人群和60岁及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
元旦春节期间涉疫地区入鲁返鲁人员健康管理注意有这些要求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规定,目前,纳入疫情防控管理的涉疫人员分为2种,一种是高风险人员,包括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到过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全域封闭管理地区人员等;另一种是除高风险人员外,由疫情发生地流入我省的其他人员。
对高风险人员,按照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一律严格落实集中隔离措施。对疫情发生地流入我省的其他人员,各地联控联控力量,组织摸排随访登记,落实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随着元旦、春节临近,针对涉疫人员入鲁返鲁持续增多的情况,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坚持“快、准、实、暖”,坚持精准防控,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发动组织街道、社区(村居)等基层力量,迅速、全面、精准排查。也希望广大群众充分理解,主动向社区报备,配合做好随访登记、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工作,坚决消除疫情传播风险,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疫的良好氛围。
关于考试:
所有考生需持有考前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纸质报告参加考试
学校是人员聚集的场所,孩子们免疫力又低,元旦前后考试密集,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对此我省要求考生主动减少跨省、跨市的区域流动以及不必要的聚集和人员接触,无特殊情况不要离鲁。所有考生须持有考前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纸质报告参加考试。
我省近期教育考试密集,考试人员组成复杂、跨区域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多,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面临着较严峻挑战。在考试疫情防控方面,我省要求考生在考前主动减少跨省、跨市的区域流动以及不必要的聚集和人员接触,无特殊情况不要离鲁。及时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如实填报《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所有在我省参加考试的考生,须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并保持为绿码。考生在考前应每天自觉进行体温测量,如实填写《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并在首场考试进入考点时上交《健康管理信息采集表》。
所有考生进入考点前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37.3℃的考生,需进行体温复测。复测后体温仍≥37.3℃,考生须按照考点应急处置程序参加考试。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要佩戴口罩,鼓励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和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生须排队有序入场和离场,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在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向考务工作人员报告,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放假在即,各地和大中小学要认真做好假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形势和教育教学进度,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地、生源地疫情形势,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分批有序、错时错峰组织离校。要强化留校师生服务保障和人文关怀,作好假期学习生活安排。
关于旅游:
至明年3月15日,暂停进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的跨省团队旅游
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疫情防控上,我省有什么要求?
从2021年12月17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我省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进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严格控制旅游团队规模,组团要小型化、分散化,团队游客最多不超过100人。
我省将严格执行跨省游“熔断”机制。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暂停经营旅游专列业务。
山东要求各文旅经营企业单位要落细落实查验健康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要求。
A级旅游景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剧院、娱乐场所等要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开放要求,控制人员接待上限,持续推进门票预约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
密闭场所要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和更换,做好有效通风换气。
各类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场所要配足防疫物资,提供足量免洗消毒液供游客使用,同时储备数量充足的口罩、消毒液等物资。
各地市对辖区内的文化和旅游活动防控要求,由各市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和实际情况制定并对外发布,尽量减少在密闭场所举办聚集性活动。室内活动场所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该限流的限流、该暂停的暂停、该关闭的关闭。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各文旅企事业单位要加大接种疫苗宣传力度,加快推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按照应接尽接要求提高疫苗接种率。要组织一线工作人员,特别是安保、保洁等外包岗位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坚决杜绝员工带病上岗。
各类文旅经营单位、经营场所还要通过设置提示牌、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引导公众自觉遵守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规范戴口罩等措施要求,养成“一米线”的良好习惯。
关于就医: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两节”期间24小时开诊
元旦、春节期间,大量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安排?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卫生健康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规范发热门诊设置管理。采取网格化方式规划设置发热门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24小时开诊。发热门诊患者全部留观闭环管理,检测结果在4-6小时内反馈。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既提供好服务,又发挥好“哨点”早发现的作用。
二是优化核酸检测服务。全省取得核酸检测上岗资格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达到818家,实现网格内检测服务全覆盖。“两节”期间,将进一步增加核酸检测点数量,特别是便民采样屋、24小时检测点等设施,并及时更新公布采样点信息,完善网上查询等信息化服务。
三是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坚持“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三防融合”,实行非急诊分时段预约诊疗,所有进入医院人员都要查验健康码、检测体温。严格陪护和探视管理,定点医院不探视、不陪护,非定点医院病区严格门禁管理,严禁探视,非必须不陪护,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
四是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截至12月23日24时,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02亿剂次,覆盖9254.53万人,8913.5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3岁及以上人群的接种率为94.16%,全程接种率为90.64%;加强免疫接种覆盖1942.23万人。节日期间,将继续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安排部分接种点值班,满足群众节假日接种需求,也提醒老年人、放假的学生、返乡人员等利用假期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五是全力保障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冬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统筹医疗资源,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日常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充分调动专家团队、专科联盟、医联体等医疗资源,实施规范救治、精准救治;加强值班值守,安排高年资医务人员值班,院领导在岗带班,全方位匹配好各个科室的医疗力量,保障群众渡过健康、祥和的节日。
倡导大家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和义务。
一是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1米线。
二是自觉配合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
三是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异常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去公共场所。
关于出行:
群众“两节”期间交通出行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关注交通出行防控政策。根据国家和我省强化“两节”期间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的要求,我们建议广大旅客错峰出行,合理安排行程,减少集中流动。充分了解出发地和目的地疫情防控出行政策,如有要求,提前准备好核酸检测证明以备查验。
二是严格落实旅途个人防护。请广大旅客自觉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落实“一米线”要求,减少在交通运输场站和工具的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主动配合交通场站工作人员测温、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证明等防控措施。
三是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元旦、春节期间天气复杂多变,请广大旅客及时关注交通通行管控政策和车次、航班等变动情况。
充分考虑到方便老年人出行,各交通场站保留现金支付方式和人工服务窗口,具备条件的设置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专用区域或绿色通道,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等旅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另外,为了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将围绕节日运输保障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及时发现、消除问题隐患,不能确保安全的车船一律不得安排节日运输保障任务。
关于核酸检测:
山东核酸检测能力已提升至287.2万份 保障患者“应收尽收”
全省医疗机构也已严阵以待。目前全省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已达65家、ICU床位3695张,负压救护车349辆,能够保障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定点医院防护物资储备能够满足满负荷运转30天以上。同时根据国内疫情中儿童病例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充实儿科救治力量。组织多学科专家开展多次培训和研讨,优化诊疗方案,实行中西医协同、一人一策和多学科综合诊疗,提高诊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