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宝得了手足口病,而且老是反复发烧,每次都是高烧39℃以上,可急死我了,这要怎么办呢?
高烧超过38.5度:使用退烧药
通常患者手足口病发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但若是高烧超过38.5度的情况下,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吃点退烧药,多喝水多休息,尽快退烧,以免持续发热导致宝宝引起其他并发症。
持续高烧不退:建议住院治疗
如患者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的退热效果不佳,而且持续高烧不退并且反复发烧的情况下,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送宝宝到医院输液救治,建议住院留观,以防宝宝出现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发烧降到38.5℃以下如何护理
建议38.5℃以下进行物理降温,如减少衣服、多喝水、使用退热贴、温水洗澡、推拿按摩等方式降温:
1、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擦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出疹子的小儿发热不宜用此法降温。
3、温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温开水1/1,或75%酒精兑温开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温开水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
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多喝水
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5、小儿推拿
(1)开天门100—150次。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地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烦躁不宁、惊惕不安等。
(2)推坎宫100—150次
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想眉梢分推。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3)揉太阳穴100—150次
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太阳穴。
功效: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4)揉耳后高骨100—150次
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两侧耳后高骨。
功效:。主治伤风感冒,头痛,头晕,惊风,烦躁不安,目赤痛,耳鸣,耳塞等。
(5)按揉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哟中指指端按揉,或者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做对称用力,捏挤大椎穴。按揉100—300次,捏挤10—15次。
主治:热病、感冒、脖子疼痛僵硬等症。
手足口病高烧持续不退多久能好
治愈时间因人而异,会超过一周。
正常情况下,普通患者症状轻微的手足口病伴有的发烧情况,会在患者发病后的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但若是像高烧持续不退的情况,就预示着手足口病可能向重症发展了,家长需要引起重视,此时治愈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超过一周以上。
手足口病高烧持续不退警惕以下疾病
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患儿,5天之内体温就会恢复正常。如果高烧持续不退,发烧超过5天,就要考虑是不是存在别的问题,如继发了细菌性肺炎、呼吸道感染等,要是孩子精神不振、严重嗜睡,就预示可能出现了重症脑炎,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检查,来明确发烧的原因,对症治疗,以免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