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玉米市场“失灵” 玉米下降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5 10:04:08
The Beginning

  当前国内玉米流通浮现了极端重杂的情况,浮现了市场失灵和供求失衡的严重问题。市场失灵表现为:经营者参加市场经营的踊跃性降低,社会库存降至尤其低的水平,市场调节供求的力量严重不足;供求失衡表现为:政策性收购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加重了市场供求失衡,仅仅4年光阴,就积聚了超出国内一年消费所需的玉米供养。

  市场“失灵”

  亚当·斯密在240年前出版的《国富论》中指出,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它们宛然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有着伟大的作用,但也有失灵的时候,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无法实现平等的目标。为此需要政府制定良好的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粮食市场和工业品市场相比真的特别,天气因素的变幻时常会引发大的行情波动,供养变幻导致价格涨跌。此时闻任“看不见之手”自发调整,保障社会稳定的食物供养就约摸浮现严重问题。

  中国历史上就有着在市场失灵时对粮食市场进行干预的实践,先人们通过“籴粜之法”,消除市场约摸浮现的大波动。

  我国《农业法》也规定:在粮食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心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保护价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的原则断定。农民按保护价制度出售粮食,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不得拒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玉米传统消费强劲增长和玉米深加工产能快速增添,在很长光阴里,国内玉米供养呈现偏紧状态。

  2010年时为了抑制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国家甚至运用了当时可以动用的中央存储玉米库存,供应国内市场,努力保证国内市场稳定。

  在玉米供养总体偏紧的背景下,针对市场浮现的阶段性波动导致的玉米出售难问题,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调动生产踊跃性,国家在东北主产区实行了暂时存储收购,通过对收购环节进行干预,调节市场供求,改变市场预期,纠正市场失灵。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减轻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国家实施了4万亿投资准备,其间国内玉米深加工产能得以扩张,玉米深加工需求阶段性大增。

  当这种并非最终消费拉动的需求增长消失之后,国内经济发展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国内玉米消费也有了新的变幻。2012年秋粮上市之后,国内供养由紧转松,供养压力不断积聚,玉米市场陷入新常态。

  今年春节时,归山东的群友说,亲戚家种了200多亩玉米,还未出售;归河北的群友说,归去问了种玉米的乡亲,没有一个说已经把玉米卖了的,都觉得价格太便宜了,这让他感到震惊!东北玉米价格因被国家临储收购拉升至高位,照理说华北玉米需求应该相对旺盛,为什么距离秋粮上市已经5个月了,华北农民手中的存粮还是这么多?节前到河北和山东等地看过市场,发明华北地区玉米市场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贸易环节存粮几乎处于归零的状态。

  笔者走访了几家以往玉米贸易活动开展得尤其活跃的粮食企业发明,2015/2016年度这些企业都没有收购玉米。其理由:一是天气影响玉米降水,水分降不下来,没主意开展大规模的存储性收购;二是后市预期显然看空,现在不收购,是为了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玉米供大于求形势已经明朗,失衡程度已经尤其严重,又明确将会实行市场定价,于是应了那句老话:“商品少了多渠道,商品多了少渠道。”在东北主产区,玉米都流向了承担暂时存储收购任务的仓库;在华北地区,贸易商减少经营活动或是索性不收,玉米更多地留在了农民手中,收购环节的市场失灵了。预知未来玉米价格还会下跌,贸易商固然需要将库存降至最低或是选择“冬眠”,以规避市场变幻过程浮现的风险。

  在东北主产区玉米过多地集中于国家收购、市场化收购大规模下降的同时,华北地区玉米收购活动也没有因为国家在东北地区大量收购政策性玉米而变得活跃,国内供求失衡的矛盾愈加严重。

  供求失衡

  国内玉米供养偏紧时,国家针对市场的短期波动,做出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开展暂时存储收购的政策调度,以保护玉米生产踊跃性。

  事实证明,暂时存储收购政策稳定和促进了国内玉米生产,保持了国内市场的基本稳定,显然减弱了全球粮食市场暴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2012年之后,全球谷物供求变幻,价格大幅度下跌,国内玉米市场供养也不紧了,仅用了短短4年的光阴,就收购存储了相当于1年产量的玉米库存。

  有人将玉米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尽全归咎于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笔者以为过于偏颇。粮食问题看如简单,实际上尤其重杂,粮食政策的调整,涉及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众多农民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之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持续增长,但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调整粮食政策,谨慎周全十分必要。

  现行的玉米政策需要调整尽善,要踊跃推进玉米价格改革,尽善玉米收储措施。2015年秋收玉米上市后,东北暂时存储玉米收购价格下调了10%,向市场发出了改革的信号。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价格改革和政策尽善的思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心,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

  国内玉米市场实现再平衡,要解决增量和存量两大矛盾,从当前面对的形势看,这两大矛盾解决起来都不简单。

  供大于求情况下,价格由市场决心,价格必然大跌,价格变幻涉及众多农民利益,因此调减玉米产量的难度,约摸比促进玉米增产的难度还要大。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失衡的程度远超预料,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超量库存。为此,2016年一定要下决心踊跃推进玉米生产结构调整,力争不再增添新的玉米库存,同时也要努力减少谷物进口给国内市场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内玉米供求失衡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流通领域的调节能力,不能再强调通过存储维持市场的运转了,因为那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和更艰难的局面,一定要坚毅地推进玉米供养侧改革。

  自2012年秋粮上市之后,我国粮食市场便陷入了新的供求周期,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新变幻。

  这次的市场周期性变幻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市场表现类如,只是所处的国际环境更为重杂,积聚的矛盾更集中,实现再平衡的代价更大,需要的光阴约摸更长,实现调整需要付出更踊跃的努力。

THE END

TAG:玉米市场  供给侧改革  玉米价格  养猪行情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