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畏市央于3月7日邀请农业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就“转方式调结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问题归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
我的问题是跟粮食数量有关,刚才你也提到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是实现了十二连增,到达6.21亿吨,但同时也浮现了粮食库存的数量也到达历史高位,粮食进口量也在增长,像玉米的进口量同比增长了八成,稻米增长了三成。浮现了这种比较罕见的三量齐增的现象,这是说明我们国家的粮食到底是太多了还是不够用,未来是否还会追求这种粮食的持续增产?
韩长赋:
我以为粮食的问题,在我们13亿人的大国,始终是重要的问题。我理解你方才讲的问题实际是三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粮食生产怎么样,是不是增多了?我们国家粮食实现了历史性十二连增,应该说我们中国人吃饭的保障能力有了显然的增强。粮食多了,一定就库存也多了。现在我们的库存充裕,供养也充沛,也有的地方,尤其是主产区,有的粮食品种装不下了。我的一个基本的看法和认识,就是粮食丰收,粮食充裕,甚至多了一点,是好事。因为,我们在粮食多得装不下和粮食少了不够吃之间选择的话,你说要哪个?我们还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有三句话,这是我多年的一个咀嚼,首席句话是粮食多了问题少,粮食少了问题多。粮食多了,约摸一个直接的问题会增添财政负担,但是要是粮食少了,发生供养问题,那就有约摸成为社会问题。
第二句话,粮食多了渠道少,粮食少了渠道多。现在粮食充裕,陷入市场收购的企业就少了,老百姓存粮也少了,粮食主要是国家粮库来收购,所以现在库存多,主要是国家粮库库存多。具体来讲,主要是玉米这个粮食品种库存偏多。
第三句话,我们国家历史上来看,还是粮食多的时候少,粮食少的时候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生产,我觉得这句话尤其重要,而且我咀嚼,任何时候也包括丰收之后,老话讲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所以粮食生产问题始终不能放松。
这是对库存的一个看法。而且从中长期看,我以为,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未来“十三五”,还有更长一段时期,要看到,有三个显然提高。首席是我们的人口总量还要显然提高,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之后,有关部门测算过,未来五年要多生一千多万人。第二是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城市人口会大大增添,有的说城市人口吃饭吃得少啊,直接吃饭吃得少,但是城市人肉蛋奶、水果蔬菜吃得多,我们算过,一个城市人对于农产品的消费,是大大高于农村人的。第三是消费结构的变幻,消费水平在升级。所以,人口总量,城市人口比重,还有消费水平升级,这三个显然提高,就是我们国家在人口峰值到来之前,我们的粮食需求还是刚性增长的,我们还必须始终保持粮食稳定生产。
既然粮食丰收了,粮食不少,为什么还进口?的确进口在增添。去年我们粮食约摸进口了1.2亿吨,接近我们自己生产量的五分之一。进口这么多,有一部分是结构性需要,有的品种我们缺,譬如说大豆,的确我们缺。譬如说面包粉,我们高质量的还缺。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内外价格差辞的缘故。一个是结构性需要,一个是价格性竞争,国外的粮食的确比我们便宜,便宜很大一块。我们国家因为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所以我们在粮食价格上不具备竞争力,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进口了很大一部分粮食。去年1.2亿吨,从结构上来说,大体上是大豆8000多万吨,谷物3000多万吨。我们要提高粮食的竞争力,为此我们要搞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广新的农业技术。
我们已经实现了“十二连增”,下一步,还追求十三、十四连增吗?这事儿我也讲一下。“十三五”我们不追求粮食持续增产。“十三五”中央的方针是尤其明确的,就是一定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为什么要产能?产能上去了,只要有需要,只要缺了,很快就生产出来。在具体的战略上就是两句话:首席句话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而且要推广高新技术。第二句话是抓好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们国家的粮食70%以上是主产区生产的,尤其是商品粮,比例更高,所以要加强主产区的建设。另外要哺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粮食从中长期看并不是真正过剩了,所以归到你的问题,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我觉得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所以技术性问题还得服从于战略性问题。感谢。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畏户端记者:
我们发明,在刚刚出炉的“十三五”规划草案中有这样一句话,“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显然发展”,其实我们也发明,发展现代农业,早在十年前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已经提到了,这次说“要取得显然发展”,您能不能描绘一下什么喊“显然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刚才您也提到了,其实我们国家农民未来增收的空间尤其有限,难度越来越大,而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在逐年增添,而我们也看到土地、水这些资源的拘束也是越来越紧,而在国外还有更多比我们国家价格还便宜而且质量也不错的农产品,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农业的国际竞争挑战尤其大。在这种情况下,您以为“取得显然发展”约摸有多大?农业部又有什么招儿?
韩长赋:
感谢你提问,我觉得你也很敏感。这句话的确是个重要提法,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显然发展,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一个目标请求。那么现在怎么样?“十三五”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还有什么主意?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大家知道,这些年来我们的农业发展还是长足长进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三五”的归顾,他讲了一句话,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前面说了,粮食生产去年实现历史性“十二连增”,总量是12429亿斤,此前2013年、2014年,持续三年在12000亿斤以上了,这说明我们综合生产能力的确有了提升。生产力其他的指标,我们的农业科技长进奉献率去年达到了56%,这就说明我们主要的增长动力是来自于科技的。我们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3%,这说明我们田间作业主要是靠机械化的。还有,我们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了52%。这几个指标说明我们“十三五”推进现代农业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的。但是,正如您所说的,“四化”当中农业现代化较之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还是短腿,反映在方方面面,“十三五”很重要的就是要把这条短腿加长补壮。总的来说,就是要维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们想,在推进的方略上,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或者喊三个转型升级。首席个转型升级,就是我们农业的经营体系要转型升级。我们现在是千家万户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要哺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第二是农业的生产体系要转型升级,要加快农业的科技创新推广,发挥物质、技术、装备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要全面实现农业增长动力的转换。第三是农业的产业体系要转型升级,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实现这三个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使我们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能够显著提升。
在工作布局方面,因为我们国家大,各地的条件差异很大,总的是全面推动,但是要局部率先,有条件的地方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所以我们想,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家垦区,还有国家断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十三五”末要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是我们推进的方略。要是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也有许多的数量计算,因为光阴关系我就不一一讲了,但是我可以讲,重点是要保证实现三个目标,或者说三个任务,就是保供养、保收入、保生态。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为全国人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尤其是保生态的问题,大家都关切农业的面源污染,我们要破解资源环境两大“紧箍咒”,解决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缓解现代农业的资源和生态的压力,这也是“十三五”要实现的重要目标。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2020年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时候,我们老百姓的“米袋子”会更满,“菜篮子”会更优,农民的“钱袋子”会更鼓,农业会更有魅力,农村会更有活力,农民会和全国人民一道陷入全面小康。感谢。
中国网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方面的。我们都能感受到食品安全向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农产品食品安全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请问韩部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到底怎样?农业部将会采取什么措施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韩长赋:
这个问题也是老百姓都关切的问题,坦率地说也是我们农业部门感到压力很大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关系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所以全社会包括媒体界的朋友高度关注,这也是农业部的工作重点和应尽的责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从农业主管部门来讲我们的态度是尤其明确的,就是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零发生,但是我们要维持零容忍,哪怕是1%的问题,也要尽100%的努力去解决。
实话实说地讲,近年来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力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在提升的,总的还是稳中向好的,我们对蔬菜、对粮食、对肉类、对鱼类都是有监测的,监测的指标是稳定向上的。但是问题不能忽视,因为我们人口多,我们有13亿多张嘴,每天吃的农产品数量尤其大,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比例数有问题,都约摸是一个很大的绝对数。我们一天吃多少东西呢?我曾经粗略地算了一下,我们全国一天要吃40多万吨粮食,10多万吨肉,50多万吨蔬菜,20多万吨水果,还包括其他的东西,所以加起来是尤其巨大的数字。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要,我们“十三五”的目标是要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怎么办呢?总的来说我们还是维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老百姓能吃得放心,我们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
具体的措施有这样几条:一是落实属地责任,任何一级政府,都要对它属地内的食品安全尽职,所以我们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一个县一个县地抓,一个市一个市地抓。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对非法添加、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还有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发明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绝不手软。三是管控生产源头,我前面讲产出来,就是要在产地推广标准化生产,同时控制药残。农业部从今年起要推行高毒农药的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这个药谁卖谁买要登记,要开展兽药抗菌药的管理举动。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重点是抓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他们都是规模化生产主体,要使他们逐渐按标生产,将来要逐渐扩大到全国“菜篮子”主产县。五是建立追溯体系,从产地到销地,从农田到餐桌,建立追溯体系,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搞,譬如规模化的养猪、养鸡等等,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搞。另外对那些地理标识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要率先实现可追溯。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抓生产,一方面抓监管,我们要努力在“十三五”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感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
我的问题是,去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养侧结构性改革,请问农业供养侧结构改革的内涵是什么?下一步农业部会推行什么样的措施来推进农业供养侧结构性改革?
韩长赋:
感谢,你这个问题的确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推进供养侧的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普通人想到供养侧改革,约摸首先想到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更简单想到工业方面要调整,实际上农业的供养侧也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大家都知道,现在农业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目前来讲,我们供养的能力和总量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固然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当前的突出问题也是在结构方面,譬如说我们有的农产品品种多,譬如玉米,年度性、阶段性供大于求了,有的品种缺,譬如说大豆。还有农产品的质量,应该说大路货还是多,臃适的、品牌的还不多,还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农业也要进行供养侧的结构性改革。
改革的目的,一个是使我们的农产品能够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也就是提高农业供养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第二是通过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我们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民得到更多的收入。第三是通过供养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扬长补短,一方面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得到巩固,另一方面使我们的资源环境压力得到改善。从这三方面来讲,我们都需要推进供养侧的结构性改革。
关于这方面的原则、方针,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和这次“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有深刻的阐述。我以为,推进农业供养侧结构性改革,当前要重点抓三件事,或者在产品结构上重点抓三件事。首席件事,调减玉米。现在粮食库存多,主要是玉米多。我们现在小麦是基本平衡,大米士唇衡略余,主要是玉米多了一点,要推进粮改饲、粮豆轮作,甚至有些地方要推广轮作休耕试点,把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适当调减下来。第二件事,增添大豆。我们是大豆原产地,我们的高蛋白大豆还是有优势的,做豆腐、生豆芽,还是我们自己的大豆好。现在大豆不能满意国内需求,我们进口大豆是需要的,是难免的。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知道,八十年代初,改革开贩十初的时候,全中国人均2.6公斤油,现在人均20多公斤油了,我们还要把国产大豆的优势发挥出来,具体讲要搞好目标价格试点,另外开展大豆品种攻关,还有要提魁梧豆生产效益,包括产业链建设。第三,提升牛奶。牛奶大家都很关切,近年来我国的奶业得到长足发展,我们人均奶制品占有量,从2000年的时候人均不到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近30公斤,就这么十几年的光阴,质量也在显然提升,90%以上是机械化挤奶了,基本上没有挤奶姑娘了。婴幼儿奶粉奶源都是机械化挤奶,然后封锁的冷链运输,所以保证质量,保证安全。各项的营养指标、奶牛品种、饲草的质量也都在改善,所以我们奶制品营养和卫生指标也都符合国家的标准,有的是和世界标准接轨。
但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奶业曾经浮现过问题,而且偶然在局部地区还出一点负面信息,所以市场对牛奶缺乏信心。固然我们的情况在变幻,但是大家还是缺乏信心,媒体也有报道,大批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你买人家东西,给人家送钱,人家还限购,这是中国奶业人的屈辱。所以我们一定要振奋,要奋起直追,要提升我们奶业的品质,要唱响我们的品牌,要提高我们的质量,要恢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所以我们供养侧结构改革,这几个方面我们要下大功夫。总而言之,我们要推进供养侧结构改革使我们农业的生产更加符合市场、更加适应消费、更加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使我们的生产和消费两端,使我们的农民和市民两方面都能够得到好处。感谢大家。
香港大公报记者:
我们知道,转基因农作物的非法种植问题备受关注,昨天中农办陈锡文先生坦言,在我国局部地区的确浮现了未经国家标准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流向了一些农地和市场。我想问一下具体集中在哪些地区还有哪些农作物?您如何评估当前转基因农作物非法种植的现状?这一定露馅了我国在监管方面有一些问题,农业部门将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韩长赋:
转基因问题,每次记者会都有人提问,我很愿意归答你的问题。我想说,转基因是一项高技术,也是一项新产业,具有开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须在转基因这个高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国家在2008年就批准设立了转基因重要专项。关于转基因,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方针和农业部在具体做这项工作中的方针也都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概括说就是三句话,一是研究上要大胆,要维持自主创新。二是推广上要谨慎,要维持确保安全。三是在管理上要严厉,要维持依法监管。方才你提的问题实际上是监管的问题。
转基因个纯捶种的确在个辞地方有非法种植的情况,但是你刚才问,我们有没有评估?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检查,我们的评估是,非法违规的种植是个辞的、是可控的。关于这方面的监管,农业部和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应该说我们是高度器重转基因安全管理工作的。在重要的环节,关键的光阴,包括严把研制试验关,包括品种审定关、生产流通关,也包括你刚才提到的这种非法种植现象的监管,严厉执法,严肃查处,严肃打击。通过这几年来的监管措施,有效遏制了转基因作物的违规扩散,包括你说的种植问题。
对于最近个辞地区查处的个案,我们和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对有关媒体包括有关人士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只要有问题线索我们随即就调查,要是问题属实,就随即处理。从查处的转基因,譬如说个辞地方的转基因玉米,有个案,被检测出来的转化体也是获得了国内外的安全证书的,并且在国外广泛种植的,就是说它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查处呢?首先,因为它违抗了我国的《种子法》。《种子法》规定,你所有的种子,向农民销售,要到田里去种,都要经过审定的,你不可以私自滥种的,也不可以私自滥制种和滥卖品种。第二,违抗了专利法,你种辞人的转基因品种,人家还没有允许种,你不是侵略了人家的专利吗?还有一条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这是国务院制定的,这个条例对转基因种子,从研制到试验,到制种,到种植,有一套管理规矩,所以不是因为他种植这个品种不安全,而是因为他违抗了“两法一条例”,所以我们要严肃处理。概括来说是两句话,一个是个辞地区、个纯捶种的极少数的个人和主体有这种行为,没有发生大面积滥种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可控的。第二个,我们依法管理,只要发明他是违法违规的种植,发明一起,查处一起,我们也欢迎媒体,也包括社会有关人士向我们反映,你们提供线索,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交待。感谢。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
我们知道,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有两部法律,一个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一部是《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今年正好是颁布实施十周年,我们知道《食品安全法》去年在实施五年以后进行了修订,请问韩部长,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食品安全法》的衔接是否有修订调整的工作调度?包括去年有关于豆芽菜的争议就涉及到了它是食品还是农产品。感谢韩部长。
韩长赋:
你提了两部法律,都是很重要的法律,因为它和社会公众千家万户都有直接的关系。《食品安全法》已经进行修订,重新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2006年颁布实施的,也十年了,所以无论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角度看,还是和《食品安全法》的衔接来说,都需要尽快修订,所以我们农业部已经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因为这个法许多条文还是实用的,需要修订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尽善,一是贯通产管并举的原则,能够促进两手抓两手硬。二是要注意和已经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来衔接,能够两法并行、相互补充,同时各有侧重。各有侧重我也讲一下,因为《食品安全法》笼罩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更多的是讲农产品和生产环境,有所侧重,固然也不能截然分开。
现在从部门分工和执法的分工上,简单地说,农产品在进市场、进工厂之前都是由农业部门尽职监管的,对它的质量安全尽职,要是进了市场、进了工厂以后就由其他部门尽职,因为我们是分段管理的。第三个是推进全程监管,从农产品来说产地环境要管,还有投入品,譬如说化肥、农药,还有生产过程的控制,我前面讲的标准化,另外是产地的检验检测,产地准出制度,从田里拉出来,现在海南的蔬菜出岛都要检验的。还有,前面我讲了,产地追溯,包括产地证明,建立全程监管体系。第四,贯通四个最严的请求,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从严惩罚违法违规的行为,你不能赚黑心钱坑老百姓,我们对不讲良心的生产主体要严厉惩罚。总的来说,一个是修好这部法律,另外和有关部门搞好衔接,使农产品的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一个尽整的体系。感谢。
美中时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中美粮食贸易的问题。刚才您在谈到粮食进口这一块,请问我们所进口的美国大豆每年的总量是多少?其中有关转基因的占多大的成份?另外,你刚才谈到关于对土地、高毒农药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进行过调查,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因为高毒农药使用基本上在大豆、蔬菜方面,它与南方的轮作,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耕作有很大的关系,抗虫、抗病能力显然下降,所以请问韩部长,我们如何在根本上使南方的土地从技术方面能够扭转土地的使用效率问题?
韩长赋:
你实际上提了两个问题,我先归答关于土壤的问题,然后请我们新闻发言人归答美国大豆进口的问题。土地是庄稼之母,地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土地是农业上重要的要素。我们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原则是两条,首席条是严厉地保护数量。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第二是不断地提升耕地质量。的确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南方有,北方有些地区也有。由于耕地连年种植,尤其是南方,的确有的一年种两季,个辞地方种三季,两季半的也有,譬如说水稻,收了之后再来半季的再生稻,所以我们中国人口众多,用有限的这点耕地养活了十几亿的中国人,我们的民族了不起,我们的土地奉献很大。粮农组织的总干事见到我,他感动中国的努力,解决了他五分之一的任务,要是中国不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你想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天到晚就得忙活这边的事儿了。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
现在,在我们的农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我们有能力,有这个机会更多地关注土地问题。这个怎么办?我想,通过科技的措施,通过改善投入品的措施,通过调结构的措施,来缓解土地生产承载的压力。另外,要进行管理,要进行土地质量下降或者土地污染的管理,但是我也谈一下,我们现在土地污染存在,通过点位调查,重度污染也就是百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也要很好地管理。关于南方的一些地方,菜田也好,甚至稻田,包括湖南局部地区的大米镉超标的问题,我们都在管理。具体的主意,一个是控制我们的投入品,二是对污染土壤进行管理,农业部、财政部和湖南省政府都在共同采取措施。三是进行耕地的轮作和休耕,来缓解土地的压力。最近环保部、农业部和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的部署,正在制定土壤保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我们喊“土十条”,就是想把土壤问题更好地保护和管理。下面请叶贞琴先生归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叶贞琴:
农业是中美之间最早开展合作的领域,中美农业的合作这些年来呈现尤其良好的态势,包括双向的投资和双向的贸易,和科技方面的合作。双向投资这些年发展很快,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累计超过百亿美元,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农产品贸易多个方面,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之间的高速增长,有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两国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长15%。2014年,美国对华出口的农产品达到288亿美元,是2001年的10倍,尤其是一些大宗农产品,我们国家也是美国尤其重要的销售地。中国进口的玉米、小麦主要来自于美国,刚才讲的大豆,美国25%的大豆是销往中国的,因此我们两国之间农业的合作,贸易的合作,是尤其广泛和深入的。固然,中国也有许多产蒲狯口到美国去,互相之间配合得很好。
去年9月份,习近平主席在访美期间,两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两国农业部长也共同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都充沛显示了两国政府对中美农业合作的器重和潞傍加强合作的良好愿望,我们希翼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我们的合作是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希翼我们的合作更加顺利。
韩长赋:
我补充两句,你方才说的大豆,我们国家去年进口了8100多万吨大豆,首席数量多的是巴西,第二数量多的是美国。刚才新闻发言人讲了,从美国进口大豆,应该说大多数是转基因的大豆,包括从巴西进口大豆,也是转基因大豆。因为我们国家去年进口八千万吨大豆,绝大多数都是转基因大豆,这些大豆,包括从美国进口的,都是在他们国内进行过安全评价的,而且又经过我们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安全评价,也是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一些国家也在种植。所以你关切的这些情况,我也补充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