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刺参放流增殖技术的要点是什么 刺参工厂化养殖投喂时注意的问题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15 01:49:04
The Beginning

试验证明刺参放流增殖是自然海区刺参资源量增加的重要途径。刺参放流增殖技术的要点如下。

(1)放流海区的选择

放流场所选择好坏,对放流增殖效果有直接影响,是关系到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适宜放流海区的选择原则,必须依据刺参成体及幼苗的生活习性、生态特点确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底质:刺参成体多生活在岩礁、乱石底质和大叶藻繁生的沙泥底质。礁缝和石下以及大叶藻的根茎,为刺参提供躲避风浪或夏眠隐蔽的良好场所。对刺参渔场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含泥量超过20%以上的多泥底很少有刺参栖息。底质中含泥及粉沙越少,刺参的分布量就越多。

②地点:调查表明不同体重的刺参栖息的水深不尽相同。随着个体的成长,将会由浅水区向深水区移动。因此苗种放流区的水深选择,既要考虑到幼参的需要,又要顾及到成参的需要。也就是说,幼参放流区以水深2米-4米范围内为宜。放流苗种随着成长将向深水移动,在水深5米-15米范围内还必须具备成参生活所需的其他环境条件。

③海况条件:刺参以其腹部密布的管足,吸附在礁石、乱石及大型藻的根、基部,但其吸附力不强,难以承受大的风浪和急流的冲击。因此,增殖区要选择水质澄清,潮流通畅、缓慢,有涡流,无淡水注入的场所。

④饵料条件:增殖海域的饵料条件是影响刺参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刺参主要以微小生物,如底栖硅藻、原生动物、细菌以及大叶藻、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腐败、腐烂之后存留的有机碎屑腐殖质、动物死亡残骸等为饵。海水肥沃,营养物质丰富,利于大叶藻、大型藻类繁殖生长,它们腐烂、腐败后,为刺参提供更多的饵料。因此,放流区应选在水质肥沃、营养盐丰富(大叶藻及大型藻类繁茂)的水域。

(2)放流增殖海区环境改造

剌参栖息量的多少,与海区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环境条件完全符合刺参要求的海区是有限的。在选择放流增殖海区时,往往会遇到某些海区局部条件不足或欠缺的情况。这样一来,有必要对其海区环境加以改造,使该海区的环境条件满足刺参的需要,就可以利用该海区进行人工苗放流增殖。目前,海区环境改造,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投石、投海参礁:投石、投海参礁,是增加刺参隐蔽场所,提供大型海藻固生场地、满足高密度栖息要求的一种有效方法。试验证明,投石、投海参礁,均有十分显著的聚参效果,刺参单位面积分布量高达20-23头/平米。同时,石头和海参礁的增殖效果,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本地区的客观条件采取任何一种方式。为了既便于搬运、方便投放,又能避免石头被风浪冲走流失,投石块重量以30-40千克/块为宜。投石海区应选择硬沙或沙底质以及砾底,投石应当在苗种放流前的3-5个月内完成。投石时,将石块装船,船载石块于放流海区,以堆放形式投入海底,每堆石块约10平米,堆间距为10米-12米。在海面投石后,再由潜水员潜入海底,对所投的海堆石头加以适当归拢、整理即可。

②海底爆破筑礁:近几年,在不同海区反复进行的刺参生态调查和增殖调查中发现,刺参在巨型峰状和平板状岩礁区的自然栖息数量很少,岩石的利用率低。为了充分利用海底的礁石资源,可采用海底爆破方法,改造海底环境,增加刺参栖息量。

③建造海底人工藻(林)场:在人工投石、投海参礁区,大叶藻和大型藻类缺乏或是不足的自然海区,可建造人工藻(林)场,改善环境条件。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增殖或拟定建造藻(林)场区域,投放裙带菜孢子叶。投放量掌握在l公顷投100千克孢子叶。每年的5-6月,裙带菜孢子叶业已成熟时,可采集回来,用尼龙网袋装好,每网袋孢子叶重约15千克,然后将网袋口扎紧。为防止网袋被风浪、潮流冲走,每个网袋须系重40千克左右的石块或小水泥构物。投放时,将网袋连同石块一起投到指定海区,一般3-4年以后,在海底石礁上和海参礁上,就能形成茂密的裙带菜林。另外,还可以在沙泥底质移植大叶藻或播撒大叶藻种子,以期形成大叶藻林。海带、裙带菜海底沉筏养殖,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3)放流苗种规格及放流方法

①放流苗种规格

试验证明,体长10毫米以内的人工苗种,个体虚弱,难以适应剧烈的环境改变,易受敌害生物的侵袭。在自然海域中,海流、风浪、浮泥、敌害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绝大多数被淘汰,存活率极低。体长10毫米-20毫米的幼参,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适应性,但对敌害生物的抵御能力差。因此,体长10毫米-20毫米的参苗,宜在敌害生物少,尤其是海盘车少的海域放流。在室内人工条件下,稚参发育至体长25毫米-30毫米以上需2.5-3个月,此时自然海区水温已经逐渐下降,处于刺参生长适温期,幼参放流自然海区后,活动频繁,摄食旺盛,身体强壮,快速生长,能够适应剧烈地环境变化,对敌害生物的抵御能力增强,存活明显提高,因此,在一般海区放流体长25毫米-30毫米左右的人工参苗是适宜的,存活率可达30%以上,所以建议放流苗种规格在体长3厘米以上。近几年,在实际生产中,幼参放流规格有偏大的趋势,有的地区当年参苗越冬后,翌年春季体长达8厘米-lO厘米以上时再放流。春季风浪少,海况平稳,且幼参规格大,成活率可望达到IOO%。

②放流方法

苗种放流前的数天内,应对放流海区内的敌害生物,如海盘车、日本鲟等进行彻底清除。同时,放流时的天气状况也应特别注意,选择无大风浪、非大潮汐的日子进行。

苗种放流,一般由潜水员完成。预先将茁种按2000-4000头的密度,分装于聚乙烯网袋内(规格40厘米×30厘米),每槽可放置20-30袋。乘船载至参苗放流区,如若乘船时间过长,沿途应适当给水槽换水。放流时间,应选择最低潮、平潮时间,由潜水员携带参苗袋潜入海底打开网袋口,紧贴石礁、参礁,将参苗轻轻分撒在石礁、参礁上,幼参着底后很快潜伏下来,难以发现。如若放流区域六线鱼、黑鲟等鱼类数量较多,可在放苗前先由潜水员在异地投撒鼠尾藻粉碎液,鱼类会向鼠尾藻粉碎液处聚集,潜水员可乘机按上述方法将参苗撒于石礁上。参苗放流,也可采用网箱放流法。该方法是当参苗运至放流水域时,先将网袋内的参苗,移到预先准备好的梯形、圆筒形、方形网箱内,网箱由铁筋支撑。网衣网目孔径1毫米,然后潜水员携带网箱沉于海底,且将网箱在海底固定牢,避免被风浪冲走,再将网箱下边打开让参苗自行爬出散开。

(4)苗种放流后的管理

刺参移动性较差,只要条件适宜,一般不会做长距离的移动。通常情况,刺参每天的爬行距离为5米-8米。幼参浅水处放流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停留在放流区域。随着成长个体体重的增加,逐渐由浅水向8米-15米的深水区移动。放流后海区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①保护幼参,提高幼参的成活率:苗种放流前,尽可能地捕捉放流海区可疑的幼参敌害生物,如海盘车、日本鲟等。采用网箱放流时,需经常潜水观察网箱固定的牢固程度,如有松动应及时加牢,以免网箱流失苗种。放流后,不能随意采集放流区内的大叶藻及大型藻,如海蒿子、鼠尾藻等,以免连同藻体一起将幼参取上来。

②增殖海区的看护:由于刺参移动性弱,生活在浅水区,很容易发生偷捕现象,有时会给生产经营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海区看护尤为重要,需要安排专人昼夜连续看护,封闭增殖区,特别是3-7月、lO-l2月刺参正常活动、摄食时期。

③积极做好资源的繁殖保护:严格规定采捕规格,尽可能将春季捕获改为秋季捕获。增加海区亲体自然繁生后代的机会,规定禁渔期,实行轮捕。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