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味道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栽培猴头菇时,出菇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关系到产量和品质,和种植户的收益有直接关系。那么猴头菇在出菇期该如何管理呢?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出菇准备
在菇棚遮光严密、暗黑的情况下,在接种20天后,菌丝已经深入菌袋内三分之一时,这时就要做好出菌的准备了。由于菌袋是塑料薄膜,为了出菇正常,首先要在菌袋上、中、下各划一个3厘米左右的小口,这样幼蕾就会从这个口子中生长出。
2、温度湿度
在出菇时,菇棚的温度在维持在12-20度之间,以18度最为适宜,一般菇棚的温度高于26度活泼低于10度,子实体的生长速度会极为缓慢,影响到产量和品质。而空气湿度也极为重要,在出菇时需要保持在85%-90%之间,满足子实体对于水分和湿度的需求。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快速,颜色洁白,产量较高,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极易生长畸形。在湿度较低时要及时喷水或喷雾,增加菇棚湿度,而阴雨天或阴天不宜喷水。
3、及时通风降温
猴头菇是好气型菌类,它在生长时需要充足的新鲜氧气,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子实体的个头大,质紧色白,产量高。而对二氧化碳浓度较为敏感,一般菇棚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0.1%,它会生长不良。甚至出现畸形,所以在栽培时,一定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打开通风口,另外在高温时期及时通风也能降温,但是在低温时则要少通风,增温保湿。一般高温一般在早晚通风,每次半小时,而低温时要正午通风。
4、控制光照
当菌丝生长到菌袋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时,要给与它适当的散射光,促进子实体形成,但是光照也不宜过强,在200—300勒克斯为宜,这样半月左右子实体即可成熟。猴头菇的子实体虽然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下形成,但是常常会形成畸形菇,同样强光也会造成畸形菇。
以上是猴头菇的出菇期管理要点,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