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CI全名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指“更好的棉花倡议”。脱胎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BCI本意是监督棉花生产环节对环境和劳工的影响。随着美国开发署和瑞士基金的介入,BCI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组织迅速壮大。
2、直到2017年,BCI已经有85个合作品牌和1039个合作工厂,能够给全球130万棉农生产的330万吨棉花发布认证。
3、作为棉花产业的非政府组织,BCI没有技术与产能,但因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便可以通过认证、打分评审的方式,对棉花产业的工业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这类组织也也被称作“产业NGO”。
3、截至2019年底的数据显示,经过BCI认证的“良好棉花”占到了全世界棉花产量的1/5。
和QS/ISO等生产质量认证体系不同,尽管BCI强调唯有其认证通过的棉花才有资格叫良好棉花,但这个良好的标准里什么都得好,就是不需要质量好。
来看看所谓的良好标准都是什么:将对作物保护措施有害的影响降至最低、高效用水与保护水资源、重视土壤健康、保护自然栖息地、关心和保护纤维品质、提倡体面劳动、运行有效的管理系统。
只要他们觉得你是爱环保、讲人权的良心商人,良好棉花的组织大门便向你敞开怀抱。
那该如何让远在欧洲的环保人士们感觉到你为了棉花环保事业尽心尽力的诚意呢?当然得靠欧元。说白了就是交会费。BCI高举环保大旗,收钱的对象从上游棉花商,中游纺织厂,到下游零售店全产业链一网打尽。
加入BCI,需要交钱认证;出货需要提供BCI证书时,再交一笔钱;而证书只要是机构就能开具,没有人追究纱线是否真的由BCI棉花制造。
BCI所提倡的“良好棉花”认证,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在一边抹黑新疆棉花的同时,一边又将所谓的“BCI认证”当作谋利工具。
这些产业NGO并不是没有做过好事。它们也曾抵制童工制造的产品、抵制恶劣劳动环境的供应商、抵制污染严重的生产来源地。在劳动条件改善和环境保护等议题上,这些产业NGO实打实发挥过积极正面的作用。
然而,随着这些本该中立的产业NGO开始为了政治斗争与商业利益选择“站边”,将自身影响力作为政治博弈的武器,一切都变了味道。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