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如何获取国内地区风险等级信息?
答
可通过国务院网站
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中国政府网”查询国内各地区风险等级。
问
哪些人员需要向政府部门报备?
答
近期如无必要,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需前往,请提前向单位或所在社区(村)报备;如近期已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近两周内去过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京深海鲜市场等有确诊病例曾到过的市场,或与上述市场相关人员有接触的来通/返通人员,须主动向社区(村)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并按要求配合做好防控措施落实。
问
去农贸市场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
市民去农贸(批发)市场、水产品(海鲜)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要佩戴口罩,配合做好健康码查验、测温等防控措施。市民要养成一米社交距离、勤洗手、少扎堆、不聚集等卫生习惯,并尽量避开人流高峰,缩短在农贸市场停留时间。
问
政府部门对农贸市场采取了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答
强化落实农贸(批发)市场、水产品(海鲜)市场等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人员测温、查验健康码、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等,强化畜禽肉、海产品等的索证索票管理。
问
海(水)产品还能食用吗?
答
市民要购买新鲜的水产品等食材,建议不要选购、加工、食用来源不明的水产品。加工食品要生熟分开,彻底加热、烧熟煮透,慎吃生冷食物,禁忌生食海(水)产品,避免发生食源性疾病。
问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如何就诊?
答
市民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不要在家自行服药,就诊时要主动告知自身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要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问
针对当前北京的疫情哪些人员需要进行集中隔离或检测?
答
(一)离京来通未满14天的以下人员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至离京满14天)并进行核酸检测:
①北京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②到过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京深海鲜市场的人员;③有北京中、高风险地区居住/旅行史的人员。地区风险判定以国务院网站信息为准。
5月30日以后离京来通已满14天的以上人员需进行核酸检测。
(二)近14天内自北京市丰台区、西城区、房山区、大兴区、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等可能与疫情存在联系的离京来通人员,要配合做好登记管理,并接受核酸检测。持北京当地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可不再进行检测。
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如何科学佩戴口罩?
答
(一)普通公众以下四种情况无需戴口罩
(1)居家;(2)骑车、自驾车时;(3)去户外、公园、夜间市集,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建议可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4)去超市、商场、餐厅、展馆/博物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室内场所,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可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二)以下三种情况需戴口罩
(1)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2)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3)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
(三)以下六种人员要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商店、公共交通工具、餐馆、食堂、旅馆、单位社区进出口、企业前台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2)托幼机构教师;(3)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大中院校的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4)大中院校内,在封闭、人员密集环境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的教职员工和学生;(5)养老院、福利院、监狱和精神卫生机构的外来人员、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6)食品加工和销售的从业人员还须戴手套。
(四)四种特定人群(不包括疑似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人员和职业暴露人员)这样佩戴
(1)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探视、陪同、陪护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阀符合KN95/N95级别或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2)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戴口罩;(3)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4)3岁以下婴幼儿: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