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地方特产

厦门市2023年一季度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1-11 13:59:06
The Beginning

  厦门市2023年一季度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

  1.及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按照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有力有效应对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持续推动各类优化措施稳妥落地,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及时解决政策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尽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稳渡峰,充分做好达峰后疫情防控预案,确保平稳有序过渡和社会大局的安定稳定。(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

  2.强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扩容重症医疗资源,加强发热门诊设置,完善分级诊疗方案,加大药物供应储备,优化医疗服务保障,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人群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加强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应用。(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各区人民政府)

  3.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强化学校、医院、养老院、福利机构、隔离点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作用,推进慢性基础性疾病老年人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着力保健康、防重病。(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做好冬春农业生产

  4.全面推进春粮生产。加快冬春生产进度,确保完成1.6万亩粮食作物种植任务。建设3个马铃薯、甘薯示范基地,推广水肥管理适用技术,落实清沟排渍等生产措施,力争春粮产量稳定增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

  5.抓早抓好春耕春播。落实粮食生产任务,全力推进2万亩早稻和3000亩春播旱粮生产任务。提升春耕质量,抓好水稻育秧,做好农资储备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行代耕代种代管,确保春耕生产进度快、质量好。积极扩种旱粮,扎实推进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引导农户扩大大豆、油料播种面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

  6.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生猪、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生产,建设15个蔬菜生产示范片,新种春季蔬菜7万亩,推动8000亩叶菜基地建设,保持全市能繁母猪存栏1.9万头以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持主要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

  7.加快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扶持蔬菜种子种苗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育种创新和种业产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全力稳定工业生产

  8.鼓励企业增产增效。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15亿元且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不低于30%、25%、20%、15%、10%的规上工业企业,按不超过企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量的0.3%给予奖励,其中,符合奖励条件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按不超过企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量的0.5%给予奖励。单家企业单季度奖励不超过100万元。2023年一季度新投产纳统的规上工业企业以2000万元作为基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9.实施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鼓励春节期间工业企业连续生产,充分发挥产能,有效提高全市用电负荷,对已进入电力市场的工业用户开展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交易周期为2023年1月1日至31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四、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10.明确工作任务。重点聚焦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强化“投资拉动”意识和项目一线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各类要素的充足供给,全生命周期推动项目加快滚动接续,力争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年目标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厦门港口局、各区人民政府)

  11.鼓励春节期间不停工。鼓励项目春节期间“不停工、少停工、早复工”,对于不停工的建设、代建、施工、劳务分包等单位、混凝土企业予以信用激励、通报并记录良好行为信用记录。(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12.推动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开工,开展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尽早形成实物工程量。落实分级推进机制,确保重点项目一季度按序时计划完成投资。发挥市前期办、重点办协调职能,深化项目一线服务,加强跨部门联动攻坚,加强施工要素保障。强化市领导联系挂钩、“晾晒”考评等机制,加强对责任单位、代建单位考核督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建设局)

  13.深化项目储备谋划。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有利时机和时间窗口,建立完善全市项目策划储备库,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招商项目储备,加强项目转段开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直相关部门)

  14.强化招商和项目落地。开展“走出去”招商“百日行动”,各区、开发区、各市直部门积极策划开展国内上门招商、境外团组招商,推进“短期高频”小分队招商。实施2023年招商活动计划,在上海举办厦门招商推介大会。完善《厦门市重大招商项目评审及决策办法》,加大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及基金支持力度,坚持项目落地导向,强化招商实绩晾晒考核,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实绩竞赛规则,压实招商责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火炬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

  五、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15.实施系列促进春节消费措施。继续实施加大节日期间消费扶持等政策措施,支持重点商圈、特色商街、商贸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围绕商圈购物、餐饮家政、汽车家电、老字号国潮等消费热点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持续打响“厦门消费节”品牌。市区安排财政资金在1月1日至2月28日通过线上平台发放电子消费券,营造节日消费氛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各区人民政府)

  16.挖掘消费潜力。对2023年一季度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贡献率排名前三、且增幅达到一定条件的区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做大零售额或营业额规模,对商贸企业2023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量及增幅达到一定标准的,对餐饮企业2023年一季度营业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在商贸服流通和生活服务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给予叠加奖励。(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区人民政府)

  17.促进旅游消费恢复。推出春季酒店度假惠民大礼包,开展“在厦门拥抱2023-厦门文旅跨年夜直播活动”,举办2023鼓浪屿新年音乐会,支持景区举办厦门跨年音乐季、第17届“全民健身迎新年”环鼓健康跑、新春欢乐月等活动。组织外出宣传推介。(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体育局)

  18.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持续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启动平价商店运营机制,确保重要民生商品货足价稳,春节前后启动为期一个月肉菜供应量补贴机制,主要副食品供应比平时增加10%-20%投放量。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六、稳定外贸外资增长

  19.稳定外贸增长。落实国家关于稳外贸相关政策,加快资金兑现进度。强化贸工协作,密切跟进已落地的工业集采集运项目,协调企业提前安排业务进度。推动重点国企在稳定存量业务基础上加快开拓新市场新业务,组织企业赴海外参展、交流,开拓国际市场争取更多订单,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展位费用及参展人员费用补助标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20.拓展外贸新业态。落实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生态圈。推进跨综服试点,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出口业务。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支持物流企业拓展异地厂商直供货出口。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和政策高地优势,做大飞机、发动机等融资租赁进口业务规模。支持企业把握新能源车市场机遇,做大二手车(含新能源车)出口规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自贸区管委会)

  21.提升利用外资规模。落实国家外资政策,制定出台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相关举措。重点支持引进外资制造业、境外世界500强项目,对符合实际到资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一定奖励。积极拓展吸收外资新渠道,加大外资项目储备,用好QFLP试点政策,大力推动返程投资和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加强重点外资项目和企业服务,推动重点项目、企业尽快到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2.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发挥外贸外资工作专班机制作用,针对企业对资金、市场、物流、人才供给等方面的需求,强化对企业用工、用电、税收等方面的跟踪服务,组织政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企业接待日等系列活动。优化外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3.稳定商品房市场。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和城市主体责任制,立足厦门实际和市场情况,综合运用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房地联动调控,推动优先供应优质商住用地,吸引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大投资、深耕厦门。强化商品住宅项目开发建设跟踪服务,推动普通商品房加快上市销售。(责任单位:市住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厦门中心支行、厦门银保监局)

  24.加快推进安置型商品房建设和销售。加快推进安置型商品房项目建设,推动基本具备销售条件的安置型商品房项目尽快完善前期手续,力争快速形成供应。推动已取得销售手续的项目加快安置选房及销售合同签订工作,及时形成销售成果。加强安置型商品房财政资金及用地保障。(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住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八、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25.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化提升,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推动企业和个人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13项重点任务落地实施,依托“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完善“一件事一次办”套餐的线上线下部署。2023年3月底前上线试运行厦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审批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反馈、统一查询和统一监督。提升全市许可事项网上办理深度,2023年3月底前全市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占比达90%。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审批服务的咨询、协调、跟踪、督办工作,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代办工作。(责任单位:市审批管理局、市工信局(大数据局)、各审批服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信息集团)

  26.加大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利用好城市监测手段,持续加大“双公示”工作力度,力争城市信用指数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加大信用就医推广力度,提升惠民成效,力争一季度再新增岛内医疗服务中心和3家医疗机构上线。完善“信易贷”厦门站功能,提升中小企业获得普惠性信用融资的可获得性,争取撮合中小企业融资15亿元。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出台《厦门市社会信用评价机制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营造良好信用氛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九、支持企业发展

  27.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充分发挥税费支持政策综合效应,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和经济稳增长。落实落细国家、省、市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辅导,优化办税服务,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2023年1月1日起,继续执行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免收服务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减租不动产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费支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28.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用足用好中央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工具,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的贷款投放等工作。按照“金融+财政+产业”的思路,通过金融机构及时传导相关政策,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对“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持力度,同时把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要求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厦门中心支行、厦门银保监局、市财政局)

  29.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重点挖掘“专精特新”企业,争取厦门企业北交所上市“零突破”。发挥各证券交易所厦门基地功能,提高企业上市协同服务效率。引导辖内上市公司聚焦主业,提高资本运作水平,加快提增市值规模和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发展能力。(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厦门证监局)

  30.推动基金为产业发展赋能。构建培育与城市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基金行业图谱,发展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基金,对产业进行投资赋能。加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与基金合作,鼓励在我市投早、投小,激发社会投资热度。(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厦门证监局)

  十、加强要素保障

  31.加强用工保障。实施稳就业奖补,对春节期间不停产的企业予以支持,鼓励民生、快递企业春节不停工;支持企业运用“用工调剂”机制和政策解决短期用工问题;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组织开展稳工招工抢开局活动,加快供需对接,协同闽西南招工,不间断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有序组织线下招聘,视情开展“点对点”包机包列包车等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工信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局、各区人民政府、火炬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

  32.强化资金保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梳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帮助金融机构充分挖掘信贷增量需求,提高资金和项目对接效率。加快各部门预算、转移支付等批复、下达。主动对接争取专项资金和国家大基金支持我市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务额度,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滚动储备一批成熟项目,确保债券下达后即可发行使用。推进国企资源资产整合,积极运用PPP、REITs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更好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投资。(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金融监管局)

  33.加强用地用林用海用能保障。积极承接省级审核审批权限下放,提高用地用林审批效率。加强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建立项目用地用海用林保障协作配合机制,针对一季度需要重点服务保障的大项目,主动对接、提前介入,积极研究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要素保障问题。加强对基层部门做好项目建设服务的督促指导,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及时审批;对需上报国家审批的项目,积极争取相关国家部委支持。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项目,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要素指标。加强与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各类要素稳定供应。(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海洋局、市发改委)

  十一、强化安全生产

  34.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突出消防、燃气、危险化学品、自建房、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铁路、民航、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一轮安全生产检查。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安委会)

  十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要加强对一季度稳增长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并抓紧组织实施;落实“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要求,强化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钩机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保障各项措施顺利推进落实。建立跟踪督促机制,各区、各部门要按照预期目标定期对重点工作阶段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市发改委对各区、各部门推进工作进行跟踪协调推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汇总,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直各相关单位、各区人民政府、火炬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