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金融百科

北京出台GEP核算地方标准:绿水青山价更高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1-28 11:42:07
The Beginning

  GEP,简称生态产品总值,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在核算期内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之和,包括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生态产品的价值。

  日前,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涵养区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5年,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和应用体系基本建立,全市生态产品总值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京华大地广泛形成。

  两项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北京市范围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打开了一条新通道,一张以GEP为导向、面向未来进行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蓝图日渐清晰。

  体现生态价值

  “大家都知道湿地、森林、湖泊等是有价值的,但是具体有多大价值,在概念上依然是模糊的。GEP就是对‘无价’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有价化’。核算的是一本生态账,可以更直观体现生态系统价值,科学衡量绿水青山可以转化成多少金山银山,为二者架起桥梁。这是一个对标、对话GDP的新概念。”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王海华解释说。

  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印发后,首个落实国家《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的地方标准。翻开总共51页的GEP核算技术规范,几乎每部分都会列出复杂的计算公式,依据公式,套入相关数据,最终就能计算出区域内的GEP总和。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欧阳志云全程参与了标准制定。在他看来,要想进一步拓宽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就必须充分掌握北京的“绿色家底”,而GEP的核算无疑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标准制定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北京作为超大城市的特点和生态本底的情况,结合两年的试算应用情况,在指标设置、参数选取和价格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本地化研究。”欧阳志云说。

  比如,指标设置上,涵盖北京所有的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市等6大类生态系统;参数选取上,考虑到华北地区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开展参数本地化工作,借助各部门工作基础和大量实地调研构建一套北京参数;价格体系上,考虑不同生态产品属性,探索反映保护与替代成本等因素的价格体系。

  “202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8万,经济总量达到40269.6亿元,人均GDP超过2.8万美元,居各省、区、市首位,生态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北京市民对于生态农产品等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旅游、休憩、自然景观等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很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忠说,近年来,观星空、步道登山、儿童游戏、户外寻宝等京郊民宿游深度体验广受青睐追捧,多家精品民宿“一房难求”,正是生态产品消费旺盛的一个缩影。雄厚的消费能力和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夯实了充分的市场基础。

  化解两大难题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解决“难度量”“难变现”两大难题。

  延庆区是北京市首个开展GEP核算的区,其GEP核算始于2015年。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环境全市领先,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却长期落后。近年来,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延庆区坚持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绿色发展为导向,多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特别是在GEP核算与结果应用方面狠下功夫求突破。2022年延庆区开展的新一轮GEP核算结果表明,延庆区GEP实现了逐年稳步增长,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底色,又较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北京市门头沟区在2021年8月启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实现机制研究”之初,就统筹多部门力量参与,着力破解“难度量”等难题。通过对GEP核算参数开展本地化采集,门头沟建立起“1+3”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1”就是《门头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实施方案》;“3”就是GEP核算技术规范、统计报表制度、GEP核算平台。门头沟区围绕物质产品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3个一级指标设置了14个二级指标,涵盖了农林牧渔、气候调节、固碳、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等一系列关键要素,有效指引了GEP核算工作。

  “GEP核算标准有利于盘活当地的生态资源家底,是一件好事。”北京市门头沟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加杰说,在价值核算过程中,门头沟区突出价值显化。在前期数据采集等工作基础上,经门头沟区生态产品价值一键核算平台核算自动生成2020年度门头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并可自动实现地图、分区、要区、勾图4种显示结果。这样计算出来的好处就是使生态保护成效和自然资本价值一目了然,可度量、可评价,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生态产品价值的敏感性,有助于更好对接市场,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基础。

  密云区也尝到了GEP核算的甜头。2021年开展GEP核算研究后,更加注重夯实生态本底,科学培育生态产品。密云区依据生态产品分类,培育出冯家峪镇中华蜂蜜、密云水库鱼等物质供给类产品,太师屯镇邑仕庄园葡萄酒等调节服务类产品,北庄镇长城历史文化特色民宿等文化服务类产品。同时,通过产业化运行和品牌化经营提高生态产品溢价。如密云蜂产业规模位列全市首位,蜂产品年均产值近1.4亿元,蜂业旅游观光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直接促进果蔬增产效益超8.5亿元。

  探索评价体系

  考虑到生态资源禀赋不同,如果北京将GEP列入考核,如何因地制宜,让这根绿色“指挥棒”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地指导各区科学高质量发展?

  对此,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GEP核算标准在全市推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区功能定位不同,要建立符合首都特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加快建立生态产品总值统计制度,定期发布全市及分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探索构建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等。

  同时,由于各区生态基础不同,探索亦有差别。政策要给出一定创新空间:比如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区加快构建覆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态积分”体系;在推进试点示范方面,可率先在生态涵养区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及应用试点,并鼓励有条件的区稳妥开展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路径。

  李忠说,北京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大氧吧”“大花园”,是北京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首都功能不可或缺的承载区,要坚持机制引领,着力突出GEP对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为此,要加快建立完善GEP统计制度,尽快发布全市及分区GEP核算结果。推动GEP核算结果应用,探索将GEP核算结果与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联动挂钩,按照GEP开展生态涵养区考核评价,探索利用结对协作资金实施GEP和GDP交换补偿机制。

  “我们也将不断探索GEP应用场景。如探索GEP和GDP跨区交换补偿,通过先在生态涵养区与结对平原区之间试点探索利用结对协作资金实施GEP和GDP交换补偿机制,进而探索在不同功能的区之间开展交换,促进区域优势互补;探索基于GEP考核的跨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允许跨区异地造林增汇降碳、异地购买抵扣一定比例GEP考核目标等方式,逐步拓展新增碳汇抵扣、GEP考核目标等标的物,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相信通过方案落地,能够进一步将一区、一部门的经验变成北京全市各部门各区协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管理方案,并最终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乃至全球城市生态管理贡献北京智慧。”欧阳志云说。(韩秉志)

THE END

TAG:绿水青山  更高  北京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