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儿童教育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及特点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1 06:01:07
The Beginning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首尾规律,即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肢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下肢动作。3、近远规律。4、大小规律。5、无有规律,即儿童的动作总是从无意识动作逐渐发展到有意识动作的。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比如,满月前儿童受到痛刺激后,哭喊着全身乱动;3岁孩子拿着笔认真画画时,不仅是手动,身体的动作、面部的动作也来帮忙。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半个月内的婴儿,双眼协调动作就已经出现。上肢动作发展早于下肢动作。6个月婴儿手的动作已有较好的发展,而腿的动作还远未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千,即脊推)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比如,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走平衡等等。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比如,初生婴儿已会用手紧握小棍,这是无意的、本能的动作,几个月以后,婴儿才逐渐能够有意地、有目的地去抓物体。

THE END

TAG:规律  幼儿  动作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